構
“構”是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像木材疊架之狀。金文和小篆都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隸變后楷書寫作“構”。漢字簡化后寫作“構”。
《說文·木部》:“構,蓋也。從木,冓聲。杜林以為椽桷字。”(構,架屋。從木,冓聲。杜林用它作為“椽桷”的“桷”字。)
“構”的本義為將木材交叉架起蓋屋子。如《韓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意思是,上古人架木為巢以避免群獸侵害。
引申指造成、結成。如《史記·張儀列傳》:“楚嘗與秦構難,戰于漢中。”意思是,楚國曾與秦國結下仇怨,兩國在漢中交戰。
又引申指設計陷害、捏造誣陷。如“構陷”。
由相交引申為連結、聯合。如《戰國策·秦策》:“秦楚之構而不離。”意思是秦國和楚國聯合起來互不背離。
上一篇:《極》字義,《極》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極》
下一篇:《枉》字義,《枉》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