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
“辱”是會意字。“辱”是甲骨文“蓐”的初文,省去草則成為辱,從辰(除去農田害蟲),從寸(手),會以手除去農田害蟲之意。小篆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辱”。
《說文》無。
“辱”的本義為除去農田害蟲。古代重視農耕,失耕則戮之,故引申指羞恥,名譽受到的損害。如“榮辱”。
用作動詞,指傷害他人名譽、人格。如“侮辱”、“羞辱”。又表示使受到羞辱。如《論語·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中的“辱”即是這一用法。
用作謙詞,表示屈尊對方,相當于“承蒙”。如《左傳·僖公四年》:“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上一篇:《轅》字義,《轅》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轅》
下一篇:《述》字義,《述》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