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
“轅”是形聲字。小篆從車,袁聲。隸變后楷書寫作“轅”。漢字簡化后寫作“轅”。
《說文·車部》:“轅,辀也。從車,袁聲。”(轅,大車上成對的直轅。從車,袁聲。)
“轅”的本義為車前駕御牲畜的部分。
泛指車。如“轅轍”,指車跡;“轅議”,指車夫的議論,泛指街談巷議。
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時,用車圍成屏藩,又將兩輛車的轅豎起對峙成門形,稱為“轅門”。后引申指軍營的門,或高級衙署。如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
“轅”又用作上古地名,故地在今山東省禹城縣境內。
上一篇:《轡》字義,《轡》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轡》
下一篇:《辱》字義,《辱》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