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
“臥”是會意字。甲骨文從人,從臣(是豎立的眼睛),會人低頭俯視之意。金文、小篆承接甲骨文而來。隸變后楷書寫作“臥”。
《說文·臥部》:“臥,休也。從人臣,取其伏也。凡臥之屬皆從臥。”(臥,休息。由人、臣會意,取“臣”字的屈伏之意。大凡臥的部屬都從臥。)
“臥”的本義為低頭俯視。引申指人低頭打盹兒休息。如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伏案臥。”意思就是在廂房里看見一個書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引申為趴伏。如“臥虎”。
又引申為躺、臥而不眠。如辛棄疾《清平樂·村居》:“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上一篇:《動》字義,《動》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動》
下一篇:《衛》字義,《衛》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