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
“飄”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風從票(火飛)會意,票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飄”。漢字簡化后寫作“飄”。
《說文·風部》:“飄,回風也。從風,票聲。”(飄,回旋的風。從風,票聲。)
“飄”的本義為旋風、暴風。如《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引申指飄動、飛揚。又引申指落。如李商隱《重過圣女祠》:“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又引申指流離、浮蕩。如“飄零”。由暴風迅猛引申指迅疾。如《呂氏春秋》:“圣人則不可以飄矣。”意思是,圣人不論對哪種情況都不能匆忙下結論。
還引申指杳渺。如“飄渺”,現在一般寫作“縹緲”。
上一篇:《陶》字義,《陶》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陶》
下一篇:《飛》字義,《飛》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