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

“并”是會(huì)意字。甲骨文上部是正面站立的兩個(gè)人,腳下有一條橫線表示地面,會(huì)二人并排站在同一地面上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並”和“竝”。漢字簡(jiǎn)化后寫作“并”。
《說文·從部》:“竝,相從也。從從(二人),幵聲。一曰:從持二為并?!保ǜp,相跟隨。從從,幵聲。另一義說:“從”持握著“二”為并。)
“并”的本義為相合并。如“歸并”、“兼并”。還引申為并列。如“并肩作戰(zhàn)”、“并駕齊驅(qū)”。由此又引申表示一起、同時(shí)。如“并舉”,指同時(shí)舉辦,一齊進(jìn)行。
作副詞,用于否定詞前,加強(qiáng)否定語氣;作連詞,表示連接并列的兩項(xiàng)。
“并”還是山西太原的別稱,太原古稱并州。但是這個(gè)“并”要讀成bīnɡ。
上一篇:《幫》字義,《幫》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幫》
下一篇:《庇》字義,《庇》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