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客”是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外為房屋之形,屋內有一個面朝左的人,左邊有只大腳,會外人到了之意。金文房內變為“各”(到來)字。隸變后楷書寫作“客”。
《說文·宀部》:“客,寄也。從宀,各聲。”(客,寄居。從宀,各聲。)
“客”的本義為賓客。如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引申特指古代寄食并服務于貴族豪門的人,即“門客”。如《史記·魏公子列傳》:“諸侯以公子賢,多客。”這里的“客”就是指魏公子的門客。
由此而引申為寄居他鄉的人。如杜甫《羌村三首》:“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因杜甫長期寄居他鄉,后歸故里,所以稱“歸客”。
上一篇:《寵》字義,《寵》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寵》
下一篇:《家》字義,《家》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