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
“卻”是形聲字。小篆從卩(與腳的活動有關),像人下跪的樣子,即腿骨節屈曲的樣子;(jué,笑時口上紋)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卻”。漢字簡化后寫作“卻”。
《說文·卩部》:“卻,節欲也。從卩,谷聲。”(卻,節制它并使它退卻。從卩,(jué)聲。)
“卻”的本義為退。如《史記·廉頗藺相列傳》:“持璧卻立。”引申為除、去。我們常說,“了卻了一樁心愿”,“卻”就是去除的意思。
又引申為拒絕。如常用的“卻之不恭,受之有愧”。還可表示轉折,相當于“但”、“可是”。
又引申為固然。《喻世明言》第三十七卷:“好卻十分好了,只是這孩兒生下來,晝夜啼哭,乳也不肯吃。”
上一篇:《醫》字義,《醫》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醫》
下一篇:《歷》字義,《歷》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