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
“齒”本為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口,上下各露出了兩顆牙齒。金文加上了聲符“止”,成了形聲字。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齒”。漢字簡化后寫作“齒”。
《說文·齒部》:“齒,口龂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從齒。”(齒,口中的牙齒。像口中牙齒的形狀,止聲。大凡齒的部屬都從齒。)
“齒”的本義為門牙,泛指牙齒。如“明眸皓齒”意思是,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女。
也指像牙齒一樣整齊排列的東西。如“齒輪”。
牙齒的數量與年齡有關,故而可表示年齡。如“犬馬之齒”。
牙齒不但能咀嚼食物,還能吐字發音,所以又引申指說起、提及。如“不齒”。
上一篇:《鼓》字義,《鼓》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鼓》
下一篇:《豐》字義,《豐》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