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正”是指事字。在甲骨文字形中,上面的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是“止”(足),會朝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正”。
《說文·正部》:“正,是也。從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從正?!保ㄕ?,正直無偏斜。從止,(“一”是古文“上”字,表示在上位的人)將“一”放在“止”上(會上位者止于正道之意)。大凡正的部屬都從正。)
“正”的本義為位置居中,不偏斜,讀作zhènɡ。如“正襟危坐”、“正午”。
正中是合于法則的,故引申指合于法則的。如“正楷”、“撥亂反正”。兩者相對,“正”指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副”相對。
又表示動作在進行當中。如“他正在開會?!边€可當恰好講。如“正好”、“正中下懷”。
正月,是農歷的第一個月。這里的“正”讀作zhēnɡ。
上一篇:《枚》字義,《枚》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枚》
下一篇:《步》字義,《步》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