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
“夫”是象形字。甲骨文形體的下部是“大”,即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大”的上部有一小橫,表示頭簪之形。金文與甲骨文類似。隸變后楷書寫作“夫”。
《說文·夫部》:“夫,丈夫也。從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屬皆從夫。”(夫,成年男子。從大,一用以像成年男子頭發上的簪子之形。周朝的制度用八寸作一尺,十尺作一丈。今成人身長八尺,合周制為一丈,所以叫丈夫。大凡夫的部屬都從夫。)
“夫”的本義是成年男子。如《韓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男子成年后就可以結婚,引申指丈夫。如《樂府詩集·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在古代詩文中,由“夫”字所組成的詞是很多的。如“夫子”,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還作助詞,放在句首,表示提起議論。如蘇洵《六國論》:“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放在句末,表示感嘆。如《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上一篇:《夏》字義,《夏》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夏》
下一篇:《頭》字義,《頭》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