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
“嘆”是形聲字,小篆從口,堇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嘆”。漢字簡化后寫作“嘆”。
《說文·口部》:“嘆,吞嘔也。從口,歎省聲。一曰太息也。”(嘆,飲恨吞聲而嘆息。從口,歎省欠表聲。另一義泛指深深地嘆息。)
“嘆”的本義為因憂悶悲傷而呼出長氣。引申指贊嘆、贊美。如“嘆服”、“嘆賞”。又表示吟詠、吟誦。如曹植《與吳季重書》:“足下鷹揚(yáng)其體,鳳嘆虎視。”
又引申指贊和,即歌尾拖長音以相助。如“一唱三嘆”是一個(gè)人歌唱,三個(gè)人跟著唱。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zhì)樸,后轉(zhuǎn)用來形容詩詞婉轉(zhuǎn)而含義深刻。
上一篇:《古》字義,《古》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古》
下一篇:《嘰》字義,《嘰》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