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

“室”是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從宀(房屋),從至,會人至而息止之意,至也兼表聲。金文、小篆與甲骨文大致相同。隸變后楷書寫作“室”。
《說文·宀部》:“室,實也。從宀,至聲。至,所止也。”(室,內室。由宀、由至會意。至表示止息之地。)
“室”的本義指人所息止的堂內的房間,即堂后之正室。如《易·系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泛指房屋、住宅。如陶淵明《歸園田居》:“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進一步引申為家。如杜甫《石壕吏》:“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由家又引申為妻、妻室。如《禮記·曲禮上》:“三十曰壯,有室。”
上一篇:《宅》字義,《宅》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宅》
下一篇:《堯》字義,《堯》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