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13年,唐太宗漸漸露出了“頗好奢縱”的苗頭。被他譽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鏡子的魏徵,專門上了一本《十漸不克終疏》奏疏,唐太宗“反復研導,深覺詞強理直,遂列為屏障”。這一寫有魏徵奏疏全文的“戒奢屏”,唐太宗“朝夕瞻仰”,時刻提醒自己“聞過能改,庶幾克終善事”。
周恩來同志在南開學校讀書的時候,在大立鏡旁邊,糊了一張紙做的“鏡子”。每天早晨、晚上,他總要到這面鏡子前面照一照,很多同學感到奇怪,跑去一看,原來是這么一回事,紙鏡上寫著:“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周恩來同志一生待人處世,就是把這些話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
上一篇:《曹操“割發代首”》中學生律己寫作素材
下一篇:《唐太宗責己》中學生律己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