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紙發明以前,人們將文字寫在竹簡上。韋編,即串連竹簡的牛皮繩,它是相當結實的。據傳,孔子晚年鉆研《周易》,由于反復翻閱,這種穿竹簡的牛皮繩被磨斷了三次。他仍不滿足,說:“再給我幾年,這樣我對《周易》的研究就差不多了。”(《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可以想見,孔子日復一日地翻閱著如山的沉重竹簡,發憤忘食地讀書治學,一生付出了多少艱辛!后來,“韋編三絕”成了激勵人們勤奮為學的典故。
在紙發明以前,人們將文字寫在竹簡上。韋編,即串連竹簡的牛皮繩,它是相當結實的。據傳,孔子晚年鉆研《周易》,由于反復翻閱,這種穿竹簡的牛皮繩被磨斷了三次。他仍不滿足,說:“再給我幾年,這樣我對《周易》的研究就差不多了。”(《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可以想見,孔子日復一日地翻閱著如山的沉重竹簡,發憤忘食地讀書治學,一生付出了多少艱辛!后來,“韋編三絕”成了激勵人們勤奮為學的典故。
上一篇:《警學座右銘》中學生勤學寫作素材
下一篇:《鑿壁偷光》中學生勤學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