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合作(cooperation),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會為了某個目標而聯合起來共同行動,這就是合作。
[析題]為什么要合作?競爭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作也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合作是當今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因為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離不開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社會越發展,科技越進步,文明越提高,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就越不可能避免與別人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俗話就說 “人心齊,泰山移”,由此可見,合作后的力量是驚人的。從這一角度當然可以擬出觀點,寫出文章;再者,合作意味著什么?善于合作不但能贏得事業的成功,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一個不知道合作的人,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如何合作?合作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如何面對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似乎更值得我們去深思。從這一角度擬出的觀點,寫出的文章思想內涵也會很深刻。
[溫馨提示]合作并非無原則地糾集,而是在堅持原則前提下的團結一致。合作是團結,但又不僅僅是團結;合作需要容忍,但又不是一味地容忍;合作意味著要犧牲一些東西,但是犧牲絕不是合作的目的。作者要對這些問題都進行思考,在確定論點的時候有所側重,這樣在論述時才能深刻而又不失之偏頗。
思路導引
什么是合作?一支筷子輕易地被折斷了,而一把筷子團結在一起,就成了堅硬的集合體;籃球場上,僅有一個姚明也是分身乏術,而如果有了其他四個隊員的相互配合,就成了一個強大的團體;一個企業,如果只有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永遠做不出事業,唯有他領導企業全體努力,才有一個企業的未來。在同學們的身邊,相互切磋學習經驗,一起參與科技制作,分工創辦班級小報,共同奪取球賽勝利都是合作。由此可見,合作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知道:面對著大自然,面對著地球上其他的動物,唯有合作,人才能生存。而現在,人類在發展,世界在發展,人也唯有合作才能更好生存。合作可以取長補短,可以使弱小的力量變強大,合作可以創造奇跡。我們能在交流中學會學習,品嘗快樂;在協作中學會做事,分享成功。
有了合作,就能更快地成長;而離開了合作,一個人就算是能力再強,智力再高,也是寸步難行的。
怎么樣合作呢?合作首先需要有一種合作的態度。在合作中不能驕傲,要謙虛待人;同時合作中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懂得靈活變通,要能容忍別人;合作是分工又合作的,既要有明確的分工,又要有嚴密的合作。
論點集錦
1.合作是既分工,又合作。
2.合作是成功的土壤。
3.能夠合作是一個現代人生存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
4.合作可以使弱小的力量變強大。
5.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6.合作可以取長補短。
7. “個人奮斗” 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8.合作需要寬松的環境。
9.我們應該培養合作精神。
10.合作需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夏如蘭。
—— 《周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人聚則強,人散則弱。
—— (清)魏源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 雷鋒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混合以后,就比花崗巖還要堅韌;一根麻繩是脆弱的,可是千百根麻繩打成一股,就比鋼鐵還堅固;一個戰士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千百個戰士團結在一起,就成了無堅不摧的力量。
—— 王杰
※離于眾庶,則無英雄。
—— 李大釗
※要是沒有為數眾多的可敬的觀察家們辛勤搜集到的豐富資料,我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完成。
—— 〔英國〕達爾文
※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 〔美國〕韋伯斯特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及無可限量的潛能,當大家對此有所了解,并同心協力加以開發時,就能為社會帶來繁榮。
—— 〔日本〕松下幸之助
※*你的鐘聲只有在齊鳴時才能聽見,在單獨鳴響時,只會淹沒在那些舊鐘的一片響聲里。
—— 〔蘇聯〕高爾基
※唯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創造文明。
—— 〔印度〕泰戈爾
※人心齊,泰山移。
—— 諺語
※萬眾一心,天下無敵。
—— 諺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 諺語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諺語
[事實論據]
犧牲自我的螞蟻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情:在一個秋日的下午,一片臨河的草叢突然起火,呼呼直躥的烈火形成了一個大圈,向草叢中央的一個小小丘陵包圍過來。丘陵上無數的螞蟻被逼得節節后退,包圍圈越來越小,它們似乎將葬身火海而別無選擇。但是就在此時,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只見這些螞蟻迅速聚攏,抱成一團,滾成一個黑色的 “螞蟻球” 沖進火海,烈火將外層的螞蟻燒得啪啪作響,“螞蟻球” 越滾越快,終于穿過火海,沖進小河,使大多數螞蟻絕處逢生。
“無助” 的喬丹
喬丹一時被稱為 “NBA” 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因為他曾率領芝加哥 “公牛” 隊8次獲得 “NBA” 總冠軍。在他1999年退役后,芝加哥 “公牛” 隊迅速走入低谷。有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事隔兩年后的2001年,喬丹復出加入華盛頓 “奇才” 隊,有人于是認為 “奇才” 隊將成為第二個 “公牛” 隊。然而事實是,喬丹的復出,雖然為 “奇才” 隊擺脫了在比賽中墊底的困境,但 “奇才” 隊并沒有成為第二支 “公牛” 隊。在許多場比賽中,喬丹雖然雄風猶在,但 “奇才” 隊卻缺乏與喬丹配合的人,所以每場比賽下來,喬丹雖然得分不少,但別人的得分卻少得可憐,總分也就處于落后狀態。因此,有人說,什么時候喬丹得分在 “奇才” 隊員中不再遙遙領先了,即其他的隊員的能力也跟上來了,“奇才” 隊就真正強大了。
站在達爾文背后的人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是19世紀英國杰出的生物學家、物種起源和發展學說的創始者、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卻很少有人知道為達爾文提供過巨大幫助的、站在達爾文背后支持他的人。如達爾文的老師漢斯羅,他幫助達爾文改變了當牧師的命運,推薦他參加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五年中,漢斯羅將達爾文寄來的礦石、動植物標本進行分類保管,對達爾文寄來的信件和報告經過精心挑選后送劍橋大學發表,這個譽滿英倫三島的植物學家,犧牲了寶貴的時間,將達爾文的名字傳遍科學界。達爾文創立了進化論學說,引起宗教神學的恐懼和圍攻,科學界一批有膽識的科學家冒著生命危險保衛這一理論。如聞名遐邇的博物學家和地質學教授赫胥黎,為了捍衛達爾文就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準備接受火刑。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人的支持,就沒有今日我們大家眼中偉大的達爾文。
*通力合著《資治通鑒》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綜述上起戰國下迄五代前后1 362年間歷史事件的歷史巨著。但是這部巨著并不是司馬光一個人全力著成的,實際上,它是司馬光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劉攽、劉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分工合作撰寫而成的。劉攽、劉恕、范祖禹分別擔任兩漢到五代的編修工作,最后由司馬光總其成。司馬光的這些朋友都是當時有名的史學家,在和司馬光的合作中,給了司馬光很多幫助,全力地鼓勵他完成此書。如果沒有朋友的通力合作,司馬光一人要寫成《資治通鑒》這部歷史巨著幾乎是不可能的。
七個彩球
曾經有一個外國教育代表團在參觀上海一所學校時,一位教育家邀請幾個同學做了一個 “瓶中抽球” 的實驗,將七個彩球放在一個窄口瓶子里,每個彩球都系著線,線的一端露出瓶口,每個人拉住一根引線,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失火了,只有在10秒內逃出來的人才有生存的可能。教育家請這七位同學聽到哨聲便以最快的速度將球從瓶中提出。瓶子的口徑很小,一次只能通過一個彩球。實驗開始了,只見這七個同學聚在一起商量 “你第一,你第二,你第三”,哨聲一響,他們按照商量的次序一個接一個地從瓶里抽出了自己的彩球,才用了3秒鐘!這位外國教育專家連呼:“太了不起了!我在許多國家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至多能逃出一兩個人,因為他們都爭先恐后地想抽出自己的球,結果多數情況下是幾個彩球卡住了瓶口。”
*失算的馬
《伊索寓言》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擁有一匹馬和一匹驢,驢馱著很多的行李,累得喘不過氣來,而馬因為行李不多,比較輕松。一天,馬和驢走在路上,驢對馬說:“我實在是累得不行了,如果你想救我的命,就分擔一些我身上的行李吧!” 馬說:“我為什么要答應你啊,是主人分給你這么多東西的,主人又沒有給我。” 結果終于有一天,驢累死了,人就只好把驢身上的行李全部放在馬身上,并且將剝下的驢皮也放上去。馬這下才知道后悔了:“唉!這下可慘了,本來是想偷一點懶,而現在不但要馱全部的行李,甚至連驢皮也包括在內。”
太平天國的挫敗
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從1851年起堅持了十多年,動搖了清朝統治,是中國歷史上光輝的一頁。但是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卻失敗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領導集團內部發生了分裂。楊秀清居功威逼天王洪秀全;北王韋昌輝乘機發動叛亂,殺死楊秀清等將士200多人;洪秀全處死韋昌輝,又不相信冀王石達開,石達開帶10萬太平軍精銳離開天京,分裂了革命力量,結果在四川全軍覆沒,自己慘遭殺害。韋昌輝的叛亂和石達開的出走,嚴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革命力量,進而導致了這次農民革命的失敗。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 雷鋒
2.有人和上帝談論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么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屋里一群人正圍著一大鍋肉湯。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只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里。他們徒勞地將湯匙想盡辦法往自己嘴巴里送,肉湯弄得滿地都是。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既絕望又饑餓,是那樣悲苦。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上帝把這個人領入另一房間。這里的一切和上一個房間沒什么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大家都在快樂地歌唱。 “我不懂,” 這個人說,“為什么一樣的待遇與條件,而他們快樂,另一個房里的人們卻很悲慘?”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會喂別人。”
要求:①這兩段文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根據上面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所寫內容在 “合作” 的范圍內。②題目自擬。③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合作的力量
佚 名
現代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合作不只是一種商業運營方式,而逐漸變為一種精神,成了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動力。正如高爾基所說:“你的鐘聲只有在齊鳴時才能聽見,在單獨鳴響時,只會淹沒在那些舊鐘的一片響聲里。” 如果沒有合作的精神,那么,我們就只可能像地獄中的人一樣,一個長湯匙就能讓我們餓死。
合作無處不在。在人類歷史上,因為合作而完成大業的事例很多。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它是一部綜述上起戰國下迄五代前后1 362年間歷史事件的歷史巨著。如果僅是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實際上,它是司馬光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劉攽、劉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分工合作撰寫而成的。劉頒、劉恕、范祖禹分別擔任兩漢到五代的編修工作,最后由司馬光總其成。司馬光的這些朋友都是當時有名的史學家,在和司馬光的合作中,給了司馬光很多幫助,全力地鼓勵他完成此書。沒有朋友的通力合作,要寫成《資治通鑒》這部歷史巨著是不可能的。
自私而不懂合作的人,往往會自食苦果。在《伊索寓言》里有這樣的故事:有一個人擁有一匹馬和一匹驢。驢馱著很多的行李,累得喘不過氣來,而馬因為行李不多,比較輕松。一天,馬和驢走在路上,驢對馬說:“我實在是累得不行了,如果你想救我的命,就分擔一些我身上的行李吧!” 馬說:“我為什么要答應你啊,是主人分給你這么多東西的,主人又沒有給我。” 結果終于有一天,驢累死了,人就只好把驢身上的行李全部放在馬身上,并且將剝下的驢皮也放上去。馬這下才知道后悔了:“唉!這下可慘了,本來是想偷一點懶,而現在不但要馱全部的行李,甚至連驢皮也包括在內。” 自私的馬,最后還是害了自己,因為不懂得幫助和合作,它將負擔起更多。
合作是一種精神,它源于信任,且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許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將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合作,讓艱難的事情變得容易,讓枯燥的生活變得美麗。愿每個人都能樹立合作意識,手拉手、肩并肩,一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經典點評
合作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然要有的一種態度。個人的力量再大,也只能是發揮自己的一分子,而團體力量則是無限大的。只有合作才能發揮個體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擁有大于個體的力量。本文以 “合作是一種精神” 為論點,對合作的作用有著深刻的認識。通過運用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等事實論據,說明了人要有合作的意識。文末再一次強調:合作是一種精神。整篇文章的論述很有說服力,語言流暢,論證嚴謹。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變》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品德修養》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