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之道·長與短·“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時有一少年叫陳蕃,獨居一室而庭院齷齪不堪。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見狀批評說:“孺子何不灑掃待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針鋒相對地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從年輕人易犯志大才疏、不屑做小事的通病的角度看,“一屋不掃”反映了年輕人的短處。但陳蕃不去“掃一屋”而志在“掃天下”未必就錯,也許還正是他的長處呢。就有人逆向思維,寫出了題為“一屋不掃,未必不能掃天下”、“好男兒志在四方,又怎能為一屋所困?”的作文。
思辨之道·長與短·“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時有一少年叫陳蕃,獨居一室而庭院齷齪不堪。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見狀批評說:“孺子何不灑掃待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針鋒相對地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從年輕人易犯志大才疏、不屑做小事的通病的角度看,“一屋不掃”反映了年輕人的短處。但陳蕃不去“掃一屋”而志在“掃天下”未必就錯,也許還正是他的長處呢。就有人逆向思維,寫出了題為“一屋不掃,未必不能掃天下”、“好男兒志在四方,又怎能為一屋所困?”的作文。
上一篇:修身之道·謙遜·黃公嫁女
下一篇:求知之道·惜時·“我沒有功夫去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