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而歌
冰心曾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琴瑟和鳴,黃鐘大呂;和風細雨,桃紅柳綠;政通人和,國泰民安……自然、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存,即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
因為和諧,美應運而生。“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山的危、陡、奇經自然一手打造,看似千奇百怪,毫無規律可言,卻在相融中構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清雅雄壯;鄭板橋先生的書法體現了文字的大美,他用隸書摻以行楷等,其獨樹一幟的書法讓世人見證了不同字體之間的和諧統一。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戰國有廉頗負荊請罪;唐宋有郭子儀李光弼為國安冰釋前嫌。廉藺二人的相互退讓與理解造就了國家的穩定、催生了深厚的友誼;郭子儀李光弼化干戈為玉帛一平戰亂,在合作中抹去了矛盾,在相處中懂得了和氣的可貴。
若說和諧是源頭,那么寬容與誠信則是其最為清澈的支流。古有樊重富不忘濟貧、祁黃羊舉薦仇人,今有林肯與反黨化敵為友,周總理對張國燾不計前嫌……寬容是人類情感的種子,在溫度和風雨中生根發芽。“誠交天下客,譽從信中來”,誠信不僅在經商中不可或缺,做人的基本也要講究道德誠信,同時也體現著小至個人,大至民族、國家的素養。這些品質既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搭建和諧高塔的基石。
英國作家王爾德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往往只欣賞自然,很少考慮與自然共生存。”在21世紀,環境和生態問題愈演愈烈,數以百計的物種滅絕,環境惡化,警示著人們加強對自然的保護。萬物本自然,人類離不開自然,就要努力尋求與自然的和解。而人與自然的和諧,則是長久共存的必要。
心存和諧,方得未來。當今世界正處快速發展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藝術的交流和交通經貿的發展,人類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需求也日益增加。2013年中國倡建“一帶一路”的構想,為加強沿線各國合作、世界和平與協作創造了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指明了一條合作共贏的、和平發展的道路,向世界人民傳遞了“和合”的思想,深刻詮釋了兼容與協和,同時也展示了我國的大國魅力。
音樂是空氣的詩歌,和諧是時代的旋律。和弦而歌,讓美好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上一篇:高程潔《和字人生》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司家旖《和忠共濟》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