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那一紙憂傷
河南省實驗文博學(xué)?!じ咭唬?0)班 岳玥
書信和微信,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承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選擇和被選擇之間,我仿佛嗅到遠方飄來紙墨飄香的味道,讓手機屏幕的信息顯得如此單薄。
現(xiàn)如今,手機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成為了現(xiàn)代通訊的重要手段。隨著科技向前高速的邁進,各式各樣的交友軟件已慢慢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手機中。中學(xué)生們早已厭倦了面對面交友,他們更喜歡使用紅遍了大江南北的微信和QQ。用每天的動態(tài)編織自己內(nèi)心的世界,交到自己情投意合的好友。
手機通迅真的是快的,也正因為快,同學(xué)們沉迷于手機聊天而熬夜,朋友們面對面卻用手機溝通,吃個飯都拿著手機刷屏。從此我們不再促膝交談,不再詩情畫意,不再卿卿我我。甚至,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收到一封信,要知道書信可是我們沿用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方式呀!
是的,書信沒有微信“快”,但是微信的存在才多久,而書信呢?從古代一直延用到今日,它撐起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厚重的歷史文化,攜帶了多少遠走他鄉(xiāng)的浪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承載了多少征戰(zhàn)沙場的戰(zhàn)士對親人的眷戀,又傳遞了多少情人間的嗔怪和幽怨?
腦海中突然浮現(xiàn)出了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臨死時的畫面,一首《示兒》寫出了人生盡頭最后的愿望,“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躺在簡陋的床上,眼神空洞卻又滿懷悲傷和失望,望向曾經(jīng)國都的方向,掙扎著骨瘦如柴的身子,用顫抖的手寫下人生最后的寄望,作為對后世子孫的期許??墒?,如果是“微信”呢?恐怕不會有這么悲壯的場景讓后人緬懷吧!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李商隱在巴山的夜晚寫給妻子的書信,筆墨的香味散發(fā)著濃濃的愛意;“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zhàn)亂動蕩的時期,一封報達平安、期盼等待的家信讓多少錚錚硬漢潸然淚下。這一切,“微信”何以為替?
如今的大街上,到處充斥著穿著花花綠綠的男女,邊行走邊低頭聊著微信、發(fā)著QQ。但我更愿意著一襲白衣,依在一扇小窗前,安心的等著心中的那個人來自遠方的一縷思念,從筆墨的香味中品讀歷史長河的情懷。
作文點評:
生活在這個時代,一個00后,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實在令人贊嘆![強]
以一個中立的角度去評價當下的社會現(xiàn)象,不禁讓人思索!能夠引起共鳴,贊
上一篇:吳超《百味人生》抒情高中作文
下一篇:高亞飛《窗外有藍天》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