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語言——養育我們的沃土
語言是人類信息溝通最便利的方式,他不僅促進了人類的生產勞動,還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只是人類表達自己意識和情緒的方法,更是維護人類合作發展的重要工具,它就像一條臍帶,將整個人類社會維系在一起。
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歷史,我們的祖先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蘊含中華民族精神品質的語言體制和風格。遙望古今,有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奔放;王安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適安閑;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對愛情的忠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對廣大百姓的憐憫。還有”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靈動可愛;”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的四季的美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瀟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有今天”您,請,先生,閣下”尊敬;“寒舍,鄙人,晚輩,過獎”的謙遜;“同心協力,頑強拼搏,無私奉獻,開拓進取”等優良品質的激勵。一個個漢字,是一個個耀眼的星星,它們結合起來,是一個個詞語,它們聚集起來是一個個句子,成為一片星空,譜寫中華民族的氣質。這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直接體現,是我們的文化之根,是我們成長的土壤。
然而,就像國家發展,城市的興起破壞了自然環境一樣,科技的發展也破壞了我們的文化土壤——語言文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影響甚至摧殘了民族語言。許多年輕人熱衷于網絡聊天,使人眼花繚亂的網絡語言如同雪花般一片片從屏幕里飛向我們眼睛。網絡語言緊貼著鄰近的事件而產生,由于創造一個個網絡語言的時間很短,就決定它們缺少營養價值和實用性,這樣的語言是沒有長久生命力的,因此網絡語言總是需要不停地更換,如水一般匆匆在人眼前飛逝而去。而有一部分人卻沉迷于網絡語言,說它有趣。其實,他們是由于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網絡語言的表面的浮躁,若他們仔細思考,會發現網絡語言是缺少內涵,營養和價值的。因此網絡語言就像泡沫,由于內心空虛輕易地被風卷起,一部分人迷上了它在陽光下翩翩起舞的樣子。然而不一會兒,沒有長久生命力的泡沫便會”嘭“的一聲破裂了。
大浪淘沙,傳統語言經過一遍遍洗刷淘汰,沉淀下來全是憑借它們自身強大的實力和重要的使用價值。它們質樸無華,五千年來默默無聞地運載著中華文明,托舉著民族精神,展示著民族魄力。相比于張揚的網絡語言,您不覺得著這渾厚質樸的如同鄉土的傳統語言,更加親切與可愛嗎?我們難道不應該尊重和珍惜傳統語言嗎?
在長久的時光中,傳統語言這片土壤汲取了豐富的營養,而我們開始是一粒粒小小的種子,這片沃土使我們成長。等我們長成一棵棵大樹,我們應該用堅實的根保護身下的土地,應該撐起粗壯的臂膀,帶給土地母親一片陰涼。
‘
鄭州市第九中學高【一,11】班 ——趙鵬鑫
上一篇:段雨晴《傳統的價值》抒情高中作文
下一篇:張木天《傳統語言乃網語之基》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