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價值
高一六班 段雨晴
社會在前進,人們總是急切地想拋掉老東西,但當回首“古早”又顯得如此珍貴。如今,我們站在時代的路口,面對古老與新興的爭替,又是否會想起“皮之不存,主將焉附”的概嘆。
冰冷的科技時代,三兩下鍵盤的敲擊便可傾盡心中柔腸,百轉千回。于是“企鵝”取代了“鴻雁”傳遞消息,人們疲于應付生活不再有見面的情致。那“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恐怕會顯得單薄無力,那“寫的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中已是明年事。的哀情愁緒會被流傳幾何?白紙黑字的書信往來,一筆一頓的墨筆情思風情萬種被正楷充斥,于是,清灑高歌,相視一眼,對坐二人的悠閑不再,“君子之交”倒真淡成了水。是社會浮華,千姿百態,還是科技涼了人心,薄了人情?
我總是在想:如果沒有厚重文化的積淀,如今的我們又將會被置于何種境地。因為有了五千年淵源流長的傳統之雅,網絡語言才會迅速崛起。因為有了“忠孝義,禮志信”的道德約束,才會有如今的社會和諧,國泰民安。因為有了絲綢之路的雄偉浩大。如今的中國才可以沖出霸權主義的經濟封鎖。一帶一路,一路向西,開啟中華民族文化新的篇章?漢賦議時唐詩抒情。宋辭說理,元曲應世。這一代代口平相傳的瑰寶,走過時間的年輪,銘刻著歷史的偉大。
傳統作為無數次情感的沉淀。智慧的精華,猶如滄桑巨巖任風霜雪雨巍然屹立,猶如海洋深曠容得下滔天巨浪,颶風狂瀾。網絡語言不過其中一朵奇葩,作為衍生物,傳統才是基底,才是網絡語言發展壯大的精華。沒有堅實的地基,何來萬丈樓高平地起?“流行語,了其精華,是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的兼容共存。
科技豐富人們的生活,可又怎知千百年前萬家燈火的洛陽沒有意興盎然?國家要發展,人民要享受,但那傳統的消逝人們可曾注意到?詞唱不出了那曲譜在歷史的車輪間的縫隙下被碾成灰塵,散入時間的縫隙錦繡山河。晴天綠水的詩情畫意被鋼筋水泥壓入“拆遷”的廢墟,地動儀的被失傳,漢服的被輕視筷子的被申遺,道德的淪喪,中華五千年那厚重的文明傳統傷痕累累。
從小的點來說,傳統修人身,磨人性。從大的方面來說,傳統為國立之根本,基底不在,人國何存?傳統不能被遺落!望眾周知。
作文點評:
寫的很好哦
上一篇:海雨《傳統文化》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趙鵬鑫《傳統語言——養育我們的沃土》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