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年時未幾,離歌倐成賦。”這是南朝梁何遜《答丘長史詩》中的名句。的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雖是傷感,但卻總與青春這個活潑絢麗的東西不期而遇。
戴望舒筆下的離別,是童話般的情境中彌散著的淡淡的惆悵和唯美的憂傷,讓年少的我油然心生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神往。然而,隨著知識和閱歷的漸豐,才知道離別滴血而猙獰,任誰都逃不過它的魔掌。九月,莘莘學子與秋為伴,共同漫步校園,但卻在轉(zhuǎn)瞬的回眸,悄然奏起離歌。熾熱的驕陽等不及秋的涼爽,將絲絲同窗之情融化在六月那個火熱的季節(jié)。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間,竟流走了我十年求學時光。這光陰,只如那手中的一把流沙,哪怕你緊緊握著,也會被風吹得一干二凈。十年的同窗情誼,是那樣美好。我想起曾經(jīng)的我們在一起的天真,會因為誰的個子高,誰更聰明而爭論不休;會一下課便沖出教室,飛奔向操場,比誰的速度更快;會在大雨天一群人擠在一把小傘下,一起笑著回家。然而成長,早在不知不覺間,褪去了我們稚嫩的外衣。我們更加成熟,更加堅強,更加懂得把握自己的情感,但是我們同樣也面臨著最后的離別。分開以后,大家各奔東西。十年來的相伴成長,一朝的離別,從此形同陌路。他們亦或許只是我成長過程中的匆匆過客,匆匆到來,也是匆匆離去。我知道落雪無痕,許多人和事,便如同那飄落的雪,即便你抓住,它依然是會悄然融化,與你再無交集。人,都是會長大的吧,哪怕你不想;人,總是會離別的吧,哪怕你不愿。分別的那天,大家都很失落,但我們都很堅強,沒有人哭,或許那是少年執(zhí)拗的倔強。
往事隨風,悲涼的秋風吹落了這個季節(jié)最后一片的干枯落葉。他們,也悄然離去,不顧我們頻頻的留戀與不舍,不顧我們的痛苦挽留,他們還是走了,永遠永遠地離開了。傷心,害怕籠罩著正處青春期的我。這樣和我朝夕相處的人,疼愛我的人,一直陪伴著我成長的人,竟會這樣匆匆離世,如那秋風落葉,在一剎那間凋零,也如那天邊劃過的流星,就這樣在我生命中消失,一個一個地離開,消失得無影無蹤,如夢幻影。我想起曾經(jīng)的他們,什么都總留下最好的給我;我想起我們的曾經(jīng),在我成長過程中與你的相伴點點滴滴。陰霾籠罩著,灰暗的月光下,連淚,都沒有了光芒!可我卻只能堅強地接受,直面分離。但我常常幻想,有一天,當我也兩鬢斑白的時候,我會找到他們,憑著心中的對親人的愛與他們相聚。就像李清照幻想的那樣——“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翻開課本,中外文學史,被一次又一次的離別填得滿滿當當,十里長亭,灞橋煙柳,木蘭舟上,陽關(guān)道口,任哪一處都可無數(shù)次上演催人淚下,寸斷柔腸的離別劇!然而,我的離別沒有舞臺,沒有背景,沒有催發(fā)的霧藹,更無浥輕塵的朝雨,我要作別的亦不止是人。當夢想的大樹從根處腐爛,信念的堤壩頃刻坍塌,深處冰期的雙眼便不再相信任何誘惑。離別后,我的胸口還會保持三十六度的體溫么?我的心跳還會出現(xiàn)每分鐘九十九次的異動么?我的眼神還會幻化成深情的太平洋么?我的指尖還會輕盈地彈撥么?很多都告訴我,會的。然而,無數(shù)次跌落谷底的經(jīng)歷讓我學會不去期待,那些預(yù)期只是透明的空氣,看不見的風,天邊的海市……
驪歌,離歌。不動聲色的離別顯得沉重而絕情。如果離別是為了繼續(xù)前行,那么怎能不離別?我們拖不住流年的腳步,生別離橫在我們的面前,它如刃,雖無淋漓的鮮血,但痛至骨髓。但青春教會我們,瀟灑轉(zhuǎn)身。
因為青春是一群人的驪歌。
作文點評:
上一篇:胡夢賢《醒著做夢——星》敘事高中作文
下一篇:楊明慧《靜靜地守護》敘事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