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
鄭州九中 高一十二班 張亞芳
我心中有座墳,墳中住著未亡魂。時間的泥土一下下的揮打,卻始終掩蓋不住其靈魂的香氣;歲月的石磨,一點點的碾壓,卻始終磨滅不住其生命的 靈氣; 世事變遷,命運無常,哀其已逝,喜其永存。
永恒的魂,難逝的香。但倘若不是偶然,魯迅先生應是一位極好的醫生,以懸壺濟世、妙手回春為人生最高信條,同其他渾渾噩噩的人一樣,沉默著,逃避著,無奈著。在那吃人的黑暗中,麻木的偏安一隅,逃避著時代的可悲與世事的折磨。但他沒有沉默,沒有恐懼,毅然投身于時代的熊熊烈火中。他吶喊著,他拷問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千千萬萬裝聾作啞的中國人。他被時代一點一點的輾碎,卻又被一點一點的鑄造。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視鮮血淋漓的社會與坎坷的人生。時間一遍遍的沖刷著舊跡,但洗不掉他靈魂的香氣。本可以沉默的他,選擇了吶喊;本可以平淡的他,選擇了烈火;本可以逃避的他,選擇了時代的熔爐。斯人已逝,但他卻從一平庸之人,成為一名斗士,化作一縷香魂。
她是人間最美的四月天,是燦爛的星子,是鵝黃的暖陽。不應該選擇磨難的她,為所有應選擇磨難卻沉迷于安逸的人,投身于時代的苦難之中。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讓她的恬靜,她的飄逸,她的清麗,她的婉約,終化作無盡的迷惘、惆悵和蒼涼。其實她本可以繼續欣賞滿天的繁星,寫著無關痛癢的詩;她本可以逃離紛爭的戰火,滿天的硝煙,時代亦不會去苛責一女子。但她站了出來,不甘于時代的角落,不愿做傳統的象牙美人,她的人生是戰火與青春的激蕩,是苦難與絢爛的交舞。時代贈予她磨難,她決然接受,終將磨難化作生命的香氣。磨難成就了她,她亦成就了磨難。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本可以茍活的荊軻,明知不可為卻為之,他獻出的不僅是生命,亦是那個時代的精神與生命的香氣。“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本可以沉醉的三閭大夫選擇了清醒,然“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終投身于滾滾江水中,卻成就了粽葉的清香。
若為平庸!若甘于平庸!又何必遭此磨難,但正是時代的磨難成就了他們靈魂的香氣。哀其已逝,悅其永存。
上一篇:李珂《離歌》高中作文
下一篇:謝雨涵《安下心來,做出行動》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