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此時的我坐在窗前,看著窗外隱沒了月光的黑夜,突然想起高爾基的這句話。
黯黑的枝椏在窗外獨自搖擺,突兀的伸向遼遠的天空,似乎要捅破云層,窺見背后的光明。他是否像我一樣在這寂寥的深夜中,感到一種孤獨無助的感覺?也許現(xiàn)在的你我都需要一個叫做“朋友”的陪伴把。什么是朋友?我用烏黑的眼看著黯然失色的你。黑夜寒骨的風引我去追尋答案。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翻開周易古籍,找到這句話。一種模糊的印象涌進我的心頭。“朋友”就是這樣的一句話嗎。有共同的追求、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摯友、盟友是我需要的嗎?僅僅的志同道合還不行,缺少了很多的人情味,建立在興趣上的友誼并不長久。
窗外的赤黑枝椏搖擺的更明顯,仿佛與我的觀點應和,也是在催促:快尋找,快尋找!我看見你在風中舞蹈,風是你的朋友嗎?你快被壓彎的身軀在告訴我風在摧殘你,他是損友!
損友?我在歷史的長河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故事:趙高是指鹿為馬的主角,這里他就是李斯的損友,他讓這位本應在晚年享受天倫之樂的秦朝丞相好不狼狽。秦始皇死后,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亂,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飯,不讓外人知道死訊,按照慣例,應由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這時,中車府令趙高也正在進行陰謀活動,他曾是胡亥的老師,極力想讓胡亥稱帝,他就可以大權在握了。唯一需要注意拉攏的是李斯,所以他就想方設法爭取李斯也同意胡亥上臺。由于趙高口才比較好,說服了立場不堅定的李斯,篡改遺詔為讓胡亥即位。
??? ?接下來可想而知,趙高專權,胡亥的兄弟姐妹包括扶蘇都被賜死。當然,最后也少不了李斯。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借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終被殺死。
這駭人聽聞的故事驚醒了我要找到真正的朋友。
那么真正的“朋友”又是怎樣的呢?“朋”者,彼此友好的人,“友”者,彼此有交情的人。是如此嗎?我在浩如煙海的文籍中尋找。
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少時與管仲友善,曾一起經(jīng)商。齊襄公亂政,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之莒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齊襄公被殺,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公子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齊桓公囚禁了管仲,鮑叔牙得知管仲之賢,舉薦管仲代替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卻甘于居于管仲之下。而齊桓公也因為鮑叔牙的話,不僅打消因為一箭之仇而要殺了管仲的想法反而立他為相。當然,后來管仲也不辱使命,使齊國成為了一方霸主,齊桓公也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我想真正的朋友應該就是這樣,燃燒自己,去照亮他人。
我看見窗外的風逐漸小了,樹枝變的清晰并不再晃動,似乎他也隨著我的思維回歸這黑夜的靜謐。我看見地平線透出一抹驚艷的霞光。正如一個益友與我面對面,讓我整個人都變的寧靜。
“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誠然,與良友益友交往,自己也會擁有對方的好品德呀!我趴在窗口,看著微微熒光的銀色樹枝,看來,我與你要找的“朋友”必須要有相投的志趣,敢于為對方奉獻的人情味和不變的高尚的品德。只有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友誼才能永恒,如太陽一樣的永恒。
那樹枝忽然亮了。我看見從哪遙不可及的地平線上升起的太陽,此刻卻又如此的觸手可及。樹枝沐浴在一片光明中,我知道,太陽便是他的最好的朋友,給他光和熱,而他又貢獻綠色。那么,我的朋友又在哪呢?
突然響起了敲門聲,我打開門,眼前一亮。門外的他穿著襯衫,背著背包,面帶微笑。這就夠了。
不會多說,只會與你默默相對而又與你息息相關。能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xiàn),給你一個真摯的微笑。
這就是朋友。
作文點評:
上一篇:曹綺桐《研磨馥郁之香》抒情高中作文
下一篇:衛(wèi)雨杉《離歌》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