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雅”共存
鄭州九中 高一12班 田糧源
歲月在流逝,時代在變遷,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野蠻與文明。
——題記
時間的齒輪從未停止轉動,而我們的生活就像這不停轉動的齒輪,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們可以窩居一隅,動動手指,就能得到外邊的時政熱點等消息;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能與遠在天邊的朋友視頻通話,語音聊天。
但僅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拋棄傳統交流方式,全部代以網絡語言來交流嗎?不!不是這樣!
傳統交流方式的雅趣無法取代。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無不透露著華夏民族的文明與智慧。古時,先人們只能用竹簡、帛紙來書寫文字,然后與他人書信交流。有時送一封邊關急報要快馬加鞭幾天幾夜才能到達,遠方的親人傳一封家書,少則幾個星期多則幾個月才會抵至家門。因為見面時間太少,面對面談話的機會太少,他們更加傾向于面對面交流;更加珍惜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時間;更懂得體會面對面時的溫暖與善意。面對面交流的傳統也正因此流傳下來。這些由心生發出的感情都是真真切切的,不是冰冷的機器,科技產物可以取代的。
網絡語言也有它獨特的魅力。近年來,網上頻頻出現新鮮的網絡詞匯,如:給力,高大上,高富帥,醉了,有錢任性,土豪等吸引人類眼球的詞匯。這些詞語是信息時代發展的產物,以簡潔明了為主,同時也反映了網絡語言對人們的吸引之大。閑暇時,我們可以用這些詞語,與朋友開心交談,甚至進行“跨時空交談”“跨時空會面”等高逼格的事件。它們可以調節我們的心情,娛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忙中有閑,閑中有樂。
“網絡之魅”“交往之雅”應被理性對待。當今是一個泛濫著高科技產物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理性對待“魅”“雅”,并且平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的生活需要傳統的雅趣來主導,來陶冶,來提升。同時,也需要網絡的魅力來調節,來娛樂。
網絡之魅與傳統之雅就像開在人們之間的兩朵花,各有顏色,各有姿態,各有風采。只有協調好兩者關系,才會讓“魅雅”之花絢爛開放并且長久盛開。
上一篇:侯智奇《“饅頭老太”詮釋信義》高中作文
下一篇:方鑫《《和諧》》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