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姚燮《過定水寺》寧波慈溪定水寺詩詞賞析
清·姚 燮
荒涼竹闥背山開,鐘碎無蠡佛有苔[1]。
抱木窺人多鳥雀,分寮職事半童孩。
元關上界扃真宰[2],殘禎西天墮劫灰[3]。
且列蒲團膜拜去[4],夜庭月滿夢當來。
作者簡介 姚燮 (1805—1864) ,字梅伯,號野橋、復莊,別署大梅山民、東海生等,清鎮海(今北侖區)人。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善詩、詞、曲、駢文,尤擅繪畫。現存詩三千余首,是清代詩人作詩最多者。著有《今樂考證》 、《復莊詩問》 、《大梅山館詩》、《疏影樓詞》等。
注釋 [1] 無蠡: 疑原本字有誤。蠡,器物因腐蝕或磨損而將斷,讀上聲,此處應平。[2] 元關: 即玄關,佛教謂入道之關門。白居易 《宿竹閣》 : “無勞別修道,即此是玄關。” 上界: 原指天界,此喻佛道圣地。真宰: 即天。此喻仙佛。[3] 禎: 佛經的外套。劫灰: 兵火毀壞后的殘灰。[4] 膜拜: 舉手加額,伏地而拜,表示極虔敬。
上一篇:民國·陳訓正《過大寶山》寧波江北大寶山與朱貴祠詩詞賞析
下一篇:宋·杜醇《過董孝子祠》寧波江北董孝子祠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