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方翔藻《觀海衛鼓樓題壁》寧波慈溪觀海衛詩詞賞析
清·方翔藻
孤亭削尖卓山巔[1],勞堪游蹤已杳然[2]。
石骨苔侵題寫滿,戍臣心事向當年。
次第千門勝國民[3],當年烽火幾城湮。
游人欲問前朝事, 舌聲聲話八閩[4]。
耳邊喧雜賣魚聲,每日腥風幾滿城。
看盡六街皆笭箵[5],早潮初過夜潮生。
作者簡介 方翔藻 (?—1908) ,字蕖香,清慈溪觀海衛人。著有《屏石山房詩草》。
注釋 [1] 卓: 直立。[2] 勞堪: 字道亨,號盧岳,德化 (今江西九江) 人。嘉靖 (1522—1566) 進士,官至副都御史,當年由張居正薦舉召入內閣,張死后謫戍觀海衛。在觀城鎮東北有勞堪釣臺。 [3] 勝國民: 前朝遺民。 勝國, 被亡之國。 [4](音決) 舌: 喻語言難懂, 如鳥夬鳥的叫聲一樣。八閩: 福建省的別稱。古之閩地,宋分為八個府、州、軍; 元分為八路; 明改為八府,故稱。當初建衛時,有五千多士兵多來自余姚一帶居民,由于離家近,常私歸,對守備不利,洪武二十二年(1389) 與福建福寧衛的駐軍作了對調。于是大批福建籍軍士定居觀海衛城,繁衍后代,語言自成一體,稱燕話或建話,附近人稱衛里話。[5] 笭箵 (音鈴星) : 捕魚用的竹編盛器,即魚籮。
上一篇:清·馮汝霆《觀海衛城》寧波慈溪觀海衛詩詞賞析
下一篇:明·張信《觀育王舍利》寧波鄞州育王山與育王寺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