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仇遠《八犯玉交枝·招寶山觀月上》詠[浙江]·招寶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仇遠
滄島云連①,綠瀛秋入②,暮景卻沉洲嶼。無浪無風天地白,聽得潮生人語。擎空孤柱,翠倚高閣憑虛,中流蒼碧迷煙霧。惟見廣寒門外③,青鸞無數。 遙想見闕珠宮④,瓊林玉樹,不知還是何處?倩誰問⑤、凌波輕步?漫凝睇⑥、乘鸞秦女⑦。想庭曲、霓裳正舞⑧。莫須長笛吹愁去。怕喚起魚龍⑨,三更噴作前山雨。
【題解】招寶山,原名候濤山,又名鰲柱山。在鎮海東北的甬江江口。是一座突入海中的孤山,以地處海口,商船所經,百珍交集,因又名招寶。登山而望,海天蒼茫,景色宜人。此詞因在招寶山上觀月而產生遐想。上片寫仙山樓閣和暮景沉沉、煙霧彌漫的情景。下片把想象范圍擴展到天上月宮。
【作者】
仇遠(1247——1326),元代詩人。字仁近,一作仁父,號山村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元初家居,大德時出為鎮江路學正,八年(1305)任溧陽州儒學教授,以杭州知事致仕,后優游山水。南宋咸淳時即有詩名,在元前其詩壇甚為活躍,與周密、趙孟頫、鮮于樞等唱和,張翥、張雨等皆出其門,詩宗晚唐,受江湖詩派影響,輯為《金淵集》,詞集名《無弦琴譜》。
【注釋】
①滄島:海島。②瀛:瀛州,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③廣寒門:神話中月亮稱廣寒宮。④貝闕珠宮:以珠貝為飾的宮殿,此指月中仙宮。貝闕,原指河伯所居龍宮水府,語出《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⑤倩:請。⑥凝睇:注視。⑦乘鸞秦女:秦穆公女弄玉從蕭史學吹簫,后二人乘鳳凰仙去。此指天上仙女。⑧庭曲:《玉樹后庭花》曲,傳說為陳后主叔寶所作。霓裳:《霓裳羽衣》曲,傳說為唐玄宗與方士游月宮時聽到的仙樂。⑨魚龍:泛指鱗介類水族。
上一篇:(宋)薛嵎《天童寺》詠浙江天童寺詩詞
下一篇:(明)屠隆《招寶山》詠浙江招寶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