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潁 (宋)蘇軾》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我性喜臨水,得潁意甚奇。到官十來日,九日河之湄②。吏民喜相語:“使君老而癡?!?sup>③使君實不癡,流水有令姿④。繞郡十余里,下駛亦不遲。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畫船俯明鏡,笑問“汝為誰?”忽然生鱗甲⑤,亂我須與眉。散為百東坡⑥,頃刻復在茲⑦。此豈水薄相⑧,與我相娛嬉? 聲音與臭味⑨,顛倒炫小兒。等是兒戲物⑩,水中少磷緇(11)。趙陳兩歐陽(12),同參天人師。觀妙各有得,共賦《泛潁》詩。
①既為“泛潁”,就少不了寫潁水。水的姿態是很難寫的,尤其不傍山林,又無激湍,就更難寫。詩人巧妙地抓住水面動、靜不定的變化,時而澄澈如鏡,透人心脾;時而鱗甲橫生,須眉散亂。而這動、靜不定的水面,“與我相娛嬉”,生動地描繪了他們泛舟清潁、陶然而樂的得意情態,表達了詩人樂觀詼諧的個性。②湄(méi): 水邊;岸旁。③使君: 漢時稱刺史為使君,漢以后用以對州君長官的尊稱。④令姿: 美好的姿容。⑤生鱗甲: 謂微風乍起,波搖影亂。⑥該句言由于波搖影亂,水中的東坡,隨著漣漪一圈圈擴散,分解出許多影子。⑦此句言風一停,波又靜,影子又復原了。⑧薄相: 游戲。⑨臭(xiù)味: 味道。⑩等是: 同是。(11)磷緇:出自《論語》“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意謂水雖也是“小兒物”,卻不會使人喪失廉隅,不會使人同流合污。(12)該句補出同游之人,有趙德麟、陳師道,還有歐陽修的兩個兒子——歐陽叔弼、歐陽季默。
上一篇:《采桑子(十首錄一)·(宋)歐陽修》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東坡守潁·(宋)秦觀》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