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文殊院》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在黃山玉屏峰前。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普門和尚攀涉至此。因其在代州時夢文殊菩薩端坐石臺情景,與此境恰合,遂筑文殊院。院左側下方有文殊池(今名天池),前有一線天,文殊洞,西有立雪臺。文殊洞頂有迎客松。佇立于此,可望天都、蓮花以及前后勝景。為黃山一絕勝處。民謠“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1952年院毀于火,1955年在舊址上建成500平方米的一座賓館,名玉屏樓,為溫泉區至北海必經之道。
《黃山·文殊院》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在黃山玉屏峰前。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普門和尚攀涉至此。因其在代州時夢文殊菩薩端坐石臺情景,與此境恰合,遂筑文殊院。院左側下方有文殊池(今名天池),前有一線天,文殊洞,西有立雪臺。文殊洞頂有迎客松。佇立于此,可望天都、蓮花以及前后勝景。為黃山一絕勝處。民謠“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1952年院毀于火,1955年在舊址上建成500平方米的一座賓館,名玉屏樓,為溫泉區至北海必經之道。
上一篇:《黃山云海歌·(清)吳應蓮》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題文殊院·(清)黃景仁》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