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順之《寄題點蒼山歌贈趙雪屏考功》詠[云南]·蒼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唐順之
點蒼山,十九峰①, 峰峰巧削天芙蓉②。
炎天赤日雪不融③, 峰頂涌出十八泉。
一峰一泉相縈繞, 流到峰前共一川④。
雪花散落綠波里, 疊島連洲鏡中起。
是為巨海名西洱⑤, 蒙舍當年控遠寰⑥。
山水中間建兩關⑦, 一夫守此百不攀。
【題解】
此詩從點蒼山出發,描繪大理蒼山洱海形勝,寫得很生動,也很有色彩。作者沒有到過大理,顯然是根據一些記載傳聞所寫。所贈的對象卻是真正的大理人。趙雪屏(1495-1569),即趙汝廉,字敦夫,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與作者為翰林院同事,很可能這些大理景色就是他向作者介紹的。
【作者】
唐順之(1507-1560),明代文學家。字應德,武進(今屬江蘇)人。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授兵部主事,改吏部,再改翰林院編修,歷右春坊司諫,因上疏請朝東宮罷職,后起任職方郎中,拜僉都御史,巡撫淮揚,至南通卒。學問淵博,以文章著名,也能詩,有《荊川集》。
【注釋】
①十九峰:點蒼十九峰為:云弄、滄浪、五臺、蓮花、白云、鶴云、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龍馬、圣應、佛頂、馬耳、夕陽。②芙蓉:荷花,喻山峰。明童軒《點蒼山》詩:“點蒼山色何奇哉,芙蓉朵朵天邊開。”③蒼山最高峰海拔4000余米,經年積雪,炎夏,當地人從山頂取雪配以蜜汁為飲料,稱“陰崖古雪”。④蒼山十九峰之間皆有泉,共十八泉,匯入西洱河。大理民諺: “蒼山十九峰,峰峰有水;大理三千戶,戶戶栽花。”⑤西洱:即洱海,古稱洱河、葉榆澤、昆彌川,在大理城東約2公里,因形似人耳,風浪如海而得名。⑥蒙舍:即南詔。唐代滇西南夷中有六個部落稱“六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雋詔、蒙舍詔。“詔”為頭領或王的意思。其中蒙舍詔最強大,頭領姓蒙氏,其先由哀牢(今保山一帶)遷居于蒙舍川(今巍山縣一帶),因其地居其他“詔”之南,故稱南詔。公元739年蒙舍詔兼并其余各詔,建南詔國。⑦兩關:蒼山、洱海之間,北有龍首關,又名上關;南有龍尾關,又名下關。兩者皆為大理要塞。
上一篇:(元)李京《點蒼臨眺》詠云南蒼山詩詞
下一篇:(明)許縠《題蒼洱》詠云南蒼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