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平顯《憶滇春》詠[云南]·昆明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平顯
顆金螺貝馬蹄鹽①,萬升高甍截屋檐②。
比屋弦歌春皞皞③,籠街燈火夜厭厭④。
風花獻媚薰青眼⑤,雪絮飛香點紫髯。
記得賦詩滇海上⑥,硯池影蘸碧雞天⑦。
【題解】
昆明位于滇西橫斷山脈與滇東高原之間的滇池盆地東北部。南詔時在今昆明的東城區(qū)筑拓東城,后改稱鄯闡城,定為南詔國的東京。元時為中慶路、昆明縣治所,時又稱昆明為“鴨池城”或“押赤城”。明時為云南府治,清時為昆明府治。昆明三面靠山,南濱滇池,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向被稱為“春城”。境內山巒翠接,江湖吐秀,風光迷人。此詩寫昆明的春日景色,以及物產(chǎn)、風俗和作者賞游時的歡悅之情。
【作者】
平顯,字仲微,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洪武間曾為廣西滕縣令,謫戍云南,后以教書為生。能詩文,有《松雨軒集》。
【注釋】
①顆金:俗稱“金豆子”,是古代云南貨幣之一。螺貝:螺殼、貝殼。為古代云南的貨幣之一。馬蹄鹽:古代昆明安棕縣產(chǎn)鹽,用鍋煮,凝固剖開成半圓形,狀如馬蹄,故稱。②此句謂萬升糧食堆到屋脊。甍,屋脊。③比屋:房屋相連。皞皞(hao hao):心情舒暢貌。《孟子·盡心上》: “王者之民,皞皞如也。”④厭厭:綿長。宋蘇軾《次韻子由種杉樹》: “吏散庭空雀噪檐,閉門獨宿夜厭厭。”⑤青眼:表示喜愛的眼神。⑥滇海:即滇池,又名昆明湖,在昆明市西南。⑦碧雞:指滇池岸邊的碧雞山。
上一篇:(明)郭文《登太華蘭若》詠云南西山·太華寺詩詞
下一篇:(明)楊慎《改郭文太華蘭若詩》詠云南西山·太華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