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拱乾《鹿耳春潮》詠[臺灣]·鹿耳門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高拱乾
海門雄鹿耳, 春色共潮來。
二月春郊外, 千盤白雪堆①。
線看沙欲斷, 射擬弩齊開②。
獨喜西歸舶, 爭隨落處回。
【題解】
鹿耳,鹿耳門,在臺南市安平港西北鹿耳門溪附近。此處曾是臺南一帶古海灣的進出口,每逢春日,春色共海潮俱來,景色十分壯觀,后因港口淤塞,今僅為一無源頭的濱海河汊。此詩寫“春色共潮來”,既指春天與潮汐共來,也指春意如潮。此詩亦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臺夏道高拱乾所作“臺灣八景詩”之一。
【作者】
高拱乾,清人,康熙三十一年(1692)曾任臺夏道。
【注釋】
①白雪堆:指浪花飛濺,猶如堆雪。②弩,用機械發箭的強弓。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載,吳越王錢镠因錢塘江潮洶涌,謂海神來侵,因命兵士集中強弩齊射江潮。
上一篇:(清)吳子光《寄題延平王廟》詠臺灣鄭成功廟詩詞
下一篇:(清)吳德功《登定軍山》詠臺灣八卦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