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黃學明《臺灣吟》詠[臺灣]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黃學明
四溟中斷此孤懸①,日月輪高見影偏。
泣淚鮫人朝入市②,凝寒金氣夜干天。
馬鞍矗起青全島③,鹿耳雄開障百川④。
盛氣消沉無覓處, 牛羊來下翠巖煙⑤。
【題解】
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東臨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西隔臺灣海峽和大陸相望,最窄處只有100公里。三國時稱“夷洲”,有孫吳的將士把守,南宋時,隸屬福建晉江府,元朝稱臺灣為“瑠求”,1335年設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和澎湖的民政。光緒十一年(1885)清政府正式設臺灣行省。臺灣四面環海,氣候熱濕,四季如春。此詩詠臺灣島的山光水色,寫出了臺灣的地理特色。
【作者】
黃學明,明人,生平未詳。
【注釋】
①四溟:亦作“四冥”,即四海,四方之海。三國魏阮籍《答伏義書》:“四冥之深。幽鱗不能測其底。”②鮫人:傳說中住在海底的人魚。《博物志》:“南海水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織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亦代指捕魚者。唐杜甫《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仇占鰲注: “鮫人,捕魚者。”此句即用為“漁夫”之意。③此句寫臺灣島隆起的山勢。臺灣是一個多山的島嶼,島上三分之二是山地,共有中央山脈、雪山山脈、臺灣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五條主要山脈。其中最高的玉山與雪山分據臺灣島中部兩端,故稱“馬鞍矗起”。④鹿耳:鹿耳門港。舊時臺灣島最大的自然港,后淤塞成陸地。⑤牛羊來下:謂黃昏時節,夕陽西下之時。《詩經·王風·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上一篇:(清)齊體物《雞籠積雪》詠臺灣基隆嶼詩詞
下一篇:(清)宋永清《紅毛樓》詠臺灣赤嵌樓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