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益《同崔邠登鸛雀樓》詠[山西]·鸛雀樓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李益
鸛雀樓前百尺檣①,汀洲云樹共茫茫②。
漢家蕭鼓空流水③,魏國山河半夕陽④。
事去千年猶恨速, 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并起思鄉望, 遠目非春亦自傷⑤。
【題解】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這首七律,除狀物外,主要抒寫對時光流逝的慨嘆,以及思鄉傷春之情。崔邠,字處仁,武城(今屬山東)人,舉進士,憲宗時官至太常卿。
【作者】
李益(748—829),唐詩人。字君虞,鄭州(今屬河南)人。大歷四年(769)登進士第,六年中諷諫主文科,授鄭縣尉,后歷朔方節度使從事、侍御史、都官郎中、中書舍人、河南少尹、秘書少監等,大和元年(827)以禮部尚書致仕。詩當時與李賀齊名,以音律和美著稱,常被樂工譜曲傳唱,今存《李益集》。
【注釋】
①前:或作“西”,或作“南”。檣:船桅桿。也可以指帆或帆船。②汀洲:水中小洲。③漢家簫鼓:漢武帝劉徹《秋風辭》有句: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④魏國山河:戰國時,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永濟地方時屬魏,故稱。⑤目:望、看。
上一篇:(唐)王之渙《鸛雀樓》詠山西鸛雀樓詩詞
下一篇:(唐)暢當《登鸛雀樓》詠山西鸛雀樓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