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顧炎武《龍門》詠[山西]·龍門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顧炎武
亙地黃河出, 開天此一門①。
千秋憑大禹, 萬里下昆侖②。
入廟焄蒿接③, 臨流想象存。
無人書壁間④, 倚馬日將昏。
【題解】至龍門而思禹功,最后卻為忠君愛國志士不見而大發(fā)慨嘆,自然是借景抒情,可見詩人之心境。
【作者】
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學(xué)者、思想家。初名絳,字忠清,清兵渡江后,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昆山(今屬江蘇)人。明末曾參加抗清,入清為遺民,晚年居華陰,卒于曲沃。學(xué)問淹博,于國家典刑、經(jīng)史百家、音韻訓(xùn)詁均有研究,晚年治經(jīng)側(cè)重考證,開清代樸學(xué)之風(fēng)。著述宏富,有《日知錄》等。
【注釋】
①“亙地”兩句,謂黃河橫亙在大地上,夏禹以開天辟地之功鑿出了這一龍門。②“千秋”兩句,言千秋萬代都仰賴大禹治河的功績,由昆侖山奔騰而下的黃河,才得由此通過,滔滔萬里。③廟:大禹廟。焄(xun)蒿:祭祀時祭品發(fā)出的氣味,亦用指祭祀。④此句說沒有人見到禹廟中的壁畫,像屈原見到楚廟中的壁畫那樣,書壁而作《天問》。意為沒有屈原那樣忠君愛國志士。
上一篇:(明)薛瑄《禹門》詠山西龍門詩詞
下一篇:(唐)李山甫《蒲關(guān)西道中作》詠山西永濟(jì)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