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詠平涼·四·詩詠《唐·杜甫》原文與翻譯、賞析
洗兵馬(節選)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漢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近 聞
近聞犬戎遠遁逃,牧馬不敢侵臨洮。
渭水逶迤白日凈,隴山蕭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無事,北庭數有關中使。
似聞贊普更求親,甥舅和好應難棄。
寄高三十五書記(適)
嘆息高生老,新詩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
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云。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群。
崆峒西極過昆侖,馳馬由來擁國門。
逆氣數年吹路斷,蕃人聞道漸星奔。
送高三十五書記(適)
崆峒小麥熟,且愿休王師。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
饑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
高生跨鞍馬,有似幽并兒。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節選)
崆峒地無軸,青海天軒輊。
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
投贈哥舒翰開府二十韻(節選)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軍事留孫楚,行間識呂蒙。
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
白水(奉先)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節選)
昆侖崆峒顛,回首如不隔。
前軒頹反照,巉絕華岳赤。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節選)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秋興八首(之五)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照朝班。
秦州雜詩二十首(選一)
南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云連陣沒,秋草遍山長。
聞說真龍種,仍殘老骕骦。
哀鳴思戰斗,迥立向蒼蒼。
贈田九判官梁丘
崆峒使節上青霄,河隴降王款圣朝。
宛馬總肥春苜蓿,將軍只數漢嫖姚。
陳留阮瑀誰爭長,京兆田郎早見招。
麾下賴君才并入,獨能無意向漁樵。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唐詩人,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后遷居鞏縣(今屬河南)。開元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寶年間,寓居長安,困頓十年。安史之亂,任肅宗朝左拾遺,不久貶官。乾元二年(759)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赴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一度在劍南節度史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漂泊鄂湘一帶,病故于湘水舟中。詩以古體、律詩見長,許多優秀作品被人傳誦,譽為“詩史”,有《杜工部集》。
[說明]《洗兵馬》《送高三十五書記》《近聞》《寄高三十五書記》《贈田九判官梁丘》等詩都寫及崆峒。《秦州雜詩》所寫南使城在今靜寧境內。特別是《洗兵馬》中“常思仙仗過崆峒”指安史之亂中,玄宗逃蜀,太子李亨北上過平涼,在龍隱寺駐蹕一宿,繼續北上靈武登基。仙仗,即皇家儀仗隊。
上一篇:唐·呂牧《涇渭揚清濁》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宋·歐陽修《漁家傲》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