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白鹿書院》詠[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袁枚
少室山人舊草廬①,隔朝換作紫陽居②。
一松門外張華蓋③,五老云中看讀書④。
白鹿仙蹤流水⑤, 青衿燈火講堂⑥。
人間何處尋精⑦, 稷下淹中恐不⑧。
【題解】白鹿洞書院在廬山五老峰下山谷中,距星子縣城約7公里。唐貞元元年(785),洛陽人李渤、李涉隱居廬山,渤養(yǎng)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寶歷元年(825)李渤任江州刺史,在隱居舊址建臺,引流植花,號為白鹿洞。唐末兵亂,不少人來此讀書,宋初被擴(kuò)為書院,南宋朱熹、陸九淵等學(xué)者都曾到此講學(xué),成為宋代著名書院之一。白鹿洞書院背山臨溪,環(huán)境清幽,為覽勝佳地。此寫白鹿洞書院的由來及其盛衰。
【作者】
袁枚,清代詩人,生平見前江蘇《歌風(fēng)臺二首》詩。
【注釋】
①少室山人:即李渤。早年他曾隱居嵩山最高峰少室山(在河南登封縣北),遂號少室山人。②紫陽:即朱熹。其早年居福建崇安時,廳堂題額“紫陽書堂”,故也稱紫陽。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軍(今星子縣),重建白鹿院宇,在此講學(xué)。③華蓋:車蓋。此指枝葉郁茂,遮天蔽日的松樹。④五老:五老峰。⑤白鹿仙蹤:據(jù)說李渤馴養(yǎng)的白鹿,后成仙不知所向。⑥青衿:古代學(xué)子衣著,此借指讀書人。⑦精舍:學(xué)舍、講學(xué)之所。⑧稷下:古地名,在戰(zhàn)國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齊宣王在此設(shè)學(xué)館,廣招天下學(xué)士講學(xué),一時成為文人薈萃的中心。淹中:古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為春秋時魯國文化中心。
上一篇:(宋)孔武仲《玉淵亭龍?zhí)丁吩伣鲝]山·玉淵潭詩詞
下一篇:(清)曹龍樹《漢陽峰》詠江西廬山·漢陽峰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