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詠[江西]·郁孤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①,中間多少行人淚②!西北望長安③,可憐無數山④!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⑤。
【題解】造口,又稱皂口,在今江西萬安西南,有皂口溪,水流入贛江。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南宋朝廷潰逃,隆祐太后在造口“舍舟而陸”,始行脫身。淳熙三年(1176),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途經造口,觸景傷懷,因書此詞于壁上。詞作于寫景中交織著個人的身世之感和國家的興衰之戚。被稱為“大聲鏜鞳”的杰作。
【作者】
辛棄疾,南宋詞人,生平見前江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注釋】
①清江:指贛江。②行人:指金兵南下時流離失所的人。③長安:漢、唐都城,此借指淪陷的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和淪陷的中原河山。④可憐:可惜。⑤“江晚”兩句特別強調自己作為北人的痛苦。愁余,使我愁苦。鷓鴣,鳥名。古人認為它的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白居易《山鷓鴣》: “山鷓鴣,爾本地鄉鳥。……惟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
上一篇:(宋)蘇軾《郁孤臺》詠江西郁孤臺詩詞
下一篇:(宋)宗必經《南浦》詠江西南浦亭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