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士禛《浣溪沙》詠[江蘇]·瘦西湖·虹橋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王士禛
北郭清溪一帶流①,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②。 西望雷塘何處是③?香魂零落使人愁④,淡煙芳草舊迷樓⑤。
【題解】虹橋橫跨瘦西湖上,是西園曲水通向長堤春柳的大橋。始建于明崇禎年間,原為木板橋,漆以朱漆,故名紅橋。朱欄數丈,直達兩岸,襯著瘦西湖的清波,宛如彩虹,因名虹橋。清乾隆間改建為石橋。虹橋周圍都是荷塘,風景優美。文人士大夫常于此聚會,題詠極多。作者順治十六年(1659)任揚州司理,暇時喜與友人徜徉于揚州周圍的名勝古跡,“平山堂外春風到,取次紅橋爛漫游”,并于康熙元年(1662)、三年舉行過兩次紅橋修禊。此詞即康熙元年六月作者與袁于令(號籜庵)、杜濬(號茶村)、陳允衡(字伯璣)、陳維崧(字其年)等修禊紅橋時所作。詞前原有題《紅橋同籜庵茶村伯璣其年秋崖賦》。上片寫紅橋風物,下片發思古之幽情,詞句俊逸,音節瀏亮。尤其是其中“綠楊城郭是揚州”被人們視為描摹揚州景貌的傳神之筆,轟動一時。還有人因句意作成畫圖。紅橋也因這次詩會名聲大噪,成為到揚州的必游之處。
【作者】
王士禛,清代詩人,生平見前北京《碧云寺》詩。
【注釋】
①北郭:猶郭北。紅橋在揚州城西北二里。②綠楊:垂柳。③雷塘:隋煬帝墓所在地,在所州城北蜀岡上。④香魂:指葬于雷塘的隋宮人。⑤迷樓:隋煬帝所建,當時有宮女數千人住在樓中,遺址也在城北。這句說,隋煬帝的迷樓早已湮沒,遺址只有淡煙芳草而已。
上一篇:(清)黃惺庵《望江南·揚州好·五亭橋》詠江蘇瘦西湖·五亭橋詩詞
下一篇:(清)沈岸登《點絳唇·紅橋》詠江蘇瘦西湖·虹橋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