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詠[江蘇]·石棚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蘇軾
芙蓉仙人舊游處①,蒼藤翠壁初無路。
戲將桃核裹黃泥, 石間散擲如風雨。
坐令空山出錦繡, 倚天照海花無數②。
花間石室可容車, 流蘇寶蓋窺靈宇③。何年霹靂起神物, 玉棺飛出王喬墓④。
當年醉臥動千日, 至今石縫余糟醑⑤。
仙人一去五十年⑥,花老室空誰作主?
手植數松今偃蓋⑦,蒼髯白甲低瓊戶⑧。
我來取酒酹先生, 后車乃載胡琴女。
一聲冰鐵散巖谷⑨,海為瀾翻松為舞。
爾來心賞復何人, 持節中郎醉無伍⑩。
獨臨斷崖呼出日, 紅波碧巘相吞吐。
經尋我語覓余聲, 拄杖彭鏗叩銅鼓。
長篇小字遠相寄, 一唱三嘆神凄楚。
江風海雨入牙頰, 似聽石室胡琴語。
我今老病不出門, 海山巖洞知何許。
門外桃花自開落, 床頭酒甕生塵土。
前年開閣放柳枝,今年洗心歸佛祖。
夢中舊事一時笑, 坐覺俯仰成今古。
愿君不用刻此詩, 東海桑田真旦暮。
石棚山在連云港市區西南,西距古海州城約1公里,是古朐山的一個小山頭,因山巔有一巨石復壓如棚而得名。此山以多怪石見長,山腳繞以長澗,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北宋石曼卿通判海州時曾在此讀書。蘇軾在黃州有《答蔡景繁詩帖》:“朐山臨海石室,信如所諭。前某嘗攜家一游,時有胡琴婢,就室中作《濩索涼州》,凜然有冰車鐵馬之聲。婢去久矣,因公復起一念,若果游此,必有新篇,當破戒奉和之。”此詩寫自己當年游海州石棚山追慕前賢的愉快回憶。石室,即石棚。蔡景繁,作者友人,余不詳。
【注釋】
①芙蓉仙人:作者自注:“石曼卿也。”傳說石曼卿死后作了芙蓉城主。歐陽修《六一詩話》: “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見之者云: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仙也,所主芙蓉城。”②“戲將”四句寫石曼卿與石棚山之故事。歐陽修《六一詩話》:石曼卿通判海州,以山嶺高峻,人路不通,了無花卉點綴映照,使人以泥裹桃核為彈,拋擲于山嶺之上。一二歲間,花發滿山,爛如錦繡。③流蘇寶蓋:以流蘇裝飾的車棚蓋,代指車。流蘇,用彩色羽毛或線等制成的穗狀垂飾物。靈宇:對死者居住過的處所的稱呼,此指石室,即石棚。④“何年”兩句形容石室,謂猶如仙人王喬的玉棺。王喬即傳說中的仙人王子喬。傳說漢明帝時王喬為葉縣令,有玉棺降于堂前,乃沐浴服飾臥棺中,葬于城東,土自成墳。⑤“當年”兩句繼續寫石室的神秘和令人向往。傳說石曼卿善飲,“其少以詩酒豪放自得”(《六一詩話》)。糟醑:美酒。⑥石曼卿卒于宋仁宗慶歷元年(1041),距蘇軾作此詩時已40多年,“五十”取其整數。仙人,指石曼卿。⑦偃蓋:形容松樹枝葉橫垂,張大如傘蓋之狀。⑧瓊戶:飾玉的門戶。此指石室。⑨冰鐵:即《答蔡景繁詩帖》: “冰車鐵馬之聲。”⑩持節中郎:作者自謂。魏晉以后有使持節、持節等,皆為刺史總軍戍者,唐初,諸州剌史加號持節。作者游海州石棚山,系卸密州太守任赴徐州太守任途中,故稱“持節”。漢時蘇武、蔡邕曾任中郎將,作者以之自比。碧巘:碧山。彭鏗:即彭祖,傳說壽八百歲,事見《列仙傳》。此句講“婢去久矣”。柳枝,唐白居易侍姬小蠻善舞,腰似柳枝,樊素善歌《楊柳枝》,因以“柳枝”為兩人昵稱。其《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后,世間應不要春風。”旦暮:朝夕變化。
上一篇:(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詠江蘇南京詩詞
下一篇:(清)楊錫紱《石曼卿讀書處》詠江蘇石棚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