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感懷 (清)陳鵬年》詠江蘇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天一角浪孤翻②,斗大州連十八村③。
彤管至今夸孝婦④,青山何處訪于門⑤。
民如懷葛風全古⑥,吏比黃農道自尊⑦。
漢碣秦碑留馬耳⑧,幾摩蒼蘚吸朝暾⑨。
①詩人于康熙七年(1668)知海州,此詩即作于海州任上。詩中描寫海州的風物人情,以及作者由此而產生的感想。②海天一角: 指海州城處海隅邊遠之地。③斗大州連十八村:海州城與云臺山相距很近。斗大州,指海州城小。十八村: 民諺有“云臺十八村,村村有賢人”之說。④孝婦: 即班固《漢書》所記的東海孝婦。云臺區朝陰鄉北有“漢東海孝婦祠”,始建于晚唐五代,毀于“文革”,今尚有基址可尋。⑤于門: 云臺山南有“于公疃”,相傳為漢于定國故里。于定國之父治獄有陰德,多活人,修門時,令匠人高大其門,謂后代必為公卿。見《漢書》。⑥懷葛:無懷氏與葛天氏。⑦黃農:黃帝與神農。⑧相傳馬耳峰有漢東海廟碑和傳說中的秦始皇碑,其實詩人并未在馬耳峰見到“漢碣秦碑”。根據近年的考古發現,孔望山是東海廟所在地。漢碣: 即東海熹平元年(172)山陽滿君立的東海廟碑。秦碑:傳說中的秦始皇碑,又稱“李斯碑”。按:秦始皇只在朐界立石以為東門,并無刻碑之事。所謂“秦始皇碑”,實即東海廟碑之誤。漢東海廟碑陰刻一行十七字:“闕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東門闕,事在史記。”唐宋之際,人多稱此為“秦始皇朐山碑。”馬耳,海州錦屏山最高峰。因雙峰如削,形同馬耳,故名。⑨暾(tūn):初升的太陽。
上一篇:《登云臺山·(明)武尚行》詠江蘇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云臺山(四首錄一)·(清)管干貞》詠江蘇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