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位《臥龍岡作四首錄二》詠[河南]·臥龍岡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舒位
談笑巾韝想定軍①,茫茫玉壘變浮云②。
其間王者有名世③,天下英雄惟使君④。
創業自知難兩立⑤,輟耕早已定三分⑥。
成都八百株桑樹, 不及隆中手中耘⑦。
象床寶帳悄無言⑧,草得降書又幾番?
兩表涕零前出塞⑨,一官安樂老稱藩⑩。
祠官香火三間屋(11),大將星辰五丈原(12)。
異代蕭條吾悵望(13),斜陽滿樹暮云繁。
【題解】
臥龍岡在南陽市西。相傳三國時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曾躬耕于此,唐宋時建祠以作紀念,稱武侯祠。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毀,大德二年(1289)重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再加修葺增建。祠占地200余畝,內外有牌坊、三顧堂、關張殿、寧遠樓以及諸葛井、古柏亭、草廬等,構成壯觀的古建筑群,碑刻甚多。這兩首詩是嘉慶二年(1797)作者隨黔西觀察使王朝梧赴貴州途經臥龍岡時作。歷數諸葛亮的生前事跡,結合景物描寫,寄托對諸葛亮的崇敬和慨嘆。
【作者】
舒位,清代詩人,生平見前江蘇《月夜出西太湖作五首錄二》詩。
【注釋】
①談笑巾韝(gou):指諸葛亮從容指揮。巾韝,頭巾和單衣,指便服。定軍:山名,在陜西沔縣東,諸葛亮伐魏時在此屯軍,死葬此山下。②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北。③王者名世: 《孟子·公孫丑》:“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④使君:指劉備,當時官豫州刺史。曹操與劉備評論當時人物說: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⑤難兩立:諸葛亮《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曹魏)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⑥輟耕:停止耕田,指出佐劉備。⑦“成都”兩句頌揚諸葛亮的廉潔。《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亮向后主上表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材,以負陛下。”⑧象床寶帳:指諸葛亮祠廟神龕中的陳設。溫庭筠《過五丈原》:“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譙周,蜀漢大夫,勸后主投降曹魏。⑨兩表涕零:諸葛亮積極主張伐魏,曾兩次向后主上表,要求北伐,世稱前、后《出師表》。《前出師表》結尾有“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之句。⑩稱藩:蜀漢后主降魏后封為安樂公,成為魏的藩屬。⑾此句說諸葛亮死后被人立廟祭祀。⑿大將星辰:大將,指諸葛亮。《晉書·宣帝紀》載“(諸葛亮)還于五丈原,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司馬懿)知其必敗”,后不久,“亮病卒”。(13)杜甫《詠懷古跡》:“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上一篇:(清)戴上遴《吊醫圣張仲景先生》詠河南醫圣祠詩詞
下一篇:(元)王惲《水簾洞》詠河南桐柏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