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澤峰
石壁含天澤②,南山第一重。
旱時先出雨,陰穴必藏龍。
云影搖諸壑③,雷聲起半空。
滲成泉脈大④,滴出土膏濃⑤。
溝洫施仁澤⑥,民誰帶戚容⑦。
何當大滂沛⑧,盡活四方農。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①膏澤峰:在廣西陽朔縣西南一里。
②天澤:猶言天恩。謂帝王的恩澤。
③諸:衆。壑:坑谷;深溝。
④泉脈:泉水伏行于地層中,遇隙涌出,很像人體的脈絡,故稱“泉脈”。
⑤土膏:土地中的膏澤,即土地的肥力。
⑥溝洫:以防旱排澇的田間水道,小的叫溝,大的叫洫。整治溝洫,自古視爲農田水利的重要措施,故亦以溝洫借指農田水利。仁澤:仁慈的恩澤。
⑦戚:憂愁、悲傷。
⑧何當:何時。滂沛:雨大貌。
陶弼
陶弼(公元一○一七——一○八○),字商翁,宋代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縣)人。慶曆楊畋討湖南瑤,授以兵,以功得陽朔(今廣西陽朔縣)主簿,調陽朔令,兩知邕州(今廣西南寧市),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頤州(治所在今廣西陸川縣)。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有《陶邕州小集》。
朝代:宋代
籍貫:湖南零陵
上一篇:朱琦《老兵嘆》懷古詠史詩詞賞析
下一篇:張九齡《自湘水南行》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