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濯清(平南)
烏江一帶抱城西,澄徹應同渭水齊②。
修禊不須尋往事③,濯纓今喜人新題。
魚潛潭底形堪辨,鳥度沙間影不迷。
幾向石磯尋釣叟,此身彷彿子陵谿④。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魚淵瑞雁
①烏江濯清:廣西平南縣八景之一。江北岸有濯纓亭,碑刻甚多,今亭湮圮,石刻亦無存。據《平南縣鑒》此景亦名“烏江清濁”,烏江發源于瑤山,流至縣城與龔江匯合。春夏之交水入大河,大河濁則小河清,大河清則小河濁,隨時轉變,涇渭分明,故稱烏江清濁。該縣志亦録本詩,唯文字多有出入。今附如下:“烏江一帶抱城低,觀水應同涇渭齊。修禊莫嫌迴北岸,濯纓須向小橋西。魚潛潦水形難辨,鳥渡寒潭影不迷,此地應多垂釣客,滄浪今作武陵溪。”
②渭水:發源于甘肅,流入陜西與涇水會合。舊説渭清涇濁,實爲渭濁涇清。
③修禊(xì 細):古代習俗于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爲三月三日),到水邊嬉游,以清除不祥。
④子陵谿:嚴光,字子陵,東漢初人,隱居在富春江,后遂稱隱士居慮爲子陵谿。
張廷綸
張廷綸(生卒年不詳),明代平南(今廣西平南縣)人。天順四年(公元一四六○)進士。時兩廣動亂,廷綸曾制止參將范信亂殺居民。后任南京戶部主事,徑直往北京奏巡倉御史不法,罷官歸。有《師心齋稿)。
朝代:明代
籍貫:廣西平南
上一篇:董傳策《東泉書院姚公祠》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董傳策《九日同何子登最高臺》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