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使喬公招陪學憲劉公飲灕山閣上,醉歸作歌,爰記其事
喬公愛士復愛奇,傍巖置酒新春時。
風狂欲撼山頂墮,濤怒難撐崖腳危。
嬌鶯當樹不敢顧,大魚窺人似相忤(2),
恰愁閣折潭更深,那畏貂穿寒已屢(3)。
公方離席眺前川,憲使凴闌指顧間(4)。
乍喜羣峰凌暮靄(5),忽驚片月度澄灣(6)。
此時燃燭呼五白(7),酒酣忘卻風波劇。
留連且待須臾歡(8),禮數安知許多隔。
不見從來謝傅賢(9),遭風嘯詠海中船。
兩公襟度亦如此(10),應恕張生醉后顛(11)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自木龍渡浮江而下,過還珠,感伏波之事,作還珠歌
(1)學憲:提學使, 主管地方學政。
(2)相忤:抵觸。
(3)屢:多次。
(4)指顧間:一指手、一回首之間,極言時間的短暫。
(5)暮靄:黃昏的煙霧。
(6)澄灣:清澈不流動的江灣。
(7)呼五白:謂博詞飲酒。五白,五子皆白。古時賭博詞語。五木之制,上黑下白。擲得五子皆黑,叫盧,最貴;其次五子皆白,叫白。杜甫《今夕行》:“馮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盧”。
(8)須臾:一陣間。
(9)謝傅賢:謝安的賢德。晉代謝安世稱謝太傅。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隱居東山,以妓相從,人爲語曰:“安石不出,如蒼生何!”年四十余,始出爲桓溫司馬,以姪玄等“淝水之戰”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贈太傅。
(10)襟度:胸襟度量。
(11)張生:指張鳴鳳自己。顛:越,不知禮數。
張鳴鳳
張鳴鳳(生卒年不詳),字羽王,明代豐城(今江西豐城縣)人。嘉靖三十一年(公元一五五二)舉人。曾官桂林府(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通判。有《西遷注》、《桂勝》、《桂故》、《漕書》、《羽王先生集略》等。
朝代:明代
籍貫:江西豐城
上一篇:解縉《藤縣即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嚴嵩《虞山宴別》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