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顧華玉謫全州二首
其一
除日遙遙度陜來(2),愁心忽忽爲君開(3)。
上書已白鄒陽獄(4),理郡重煩顧況才(5)。
粵俗定知能揖讓(6),塞翁何事更徘徊(7)。
全州六月多炎酷,應有飛霜解郁懷(8)。
其二
南中郡檄非嚴譴(9),白下萊衣得便歸(10)。
但使柳侯能變俗(11),莫言陶令早知幾(12)。
傷心絶塞一揮淚(13),回首高天空落暉。
已卜湖田堪種秫(14),耦耕他日豈相違。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顧華玉:即顧璘。 謫:受貶職。
(2)除日:陰曆十二月最末一日。 遙遙:遠貌。 陜:陜西省的簡稱。
(3)忽忽:失意貌。
(4)鄒陽:臨淄人,有文名。西漢景帝時在吳國做官,吳王謀反,鄒陽諫之不聽,去吳從梁孝王。爲羊勝等所譖下獄。上書自白,乃得出獄。
(5)顧況:唐代蘇州人,字逋翁。至德進士,長歌詩,工書畫。爲韓滉節度判官;德宗時徵爲著作郎。性詼諧,好狎侮人,坐事貶饒州司戶。結廬茅山,而號華陽真逸,隱居以終。有《畫評》、《華陽集》。
(6)“粵俗”句:意爲粵俗將因顧璘之來而得開化。 粵俗:廣東廣西的習俗。 揖讓;賓主相見之禮。
(7)塞翁:邊疆的老者。這裏指顧華玉。也有“塞翁失馬”之意。
(8)郁懷:心中蘊結不舒。 末兩句有鄒衍冤屈,六月飛霜之意,即爲顧華玉鳴不平。
(9)南中:泛指南部地區。 檄:檄文。古代用于徵召或聲討等的文書。譴:責備。
(10)白下:今南京。萊衣:老萊子至孝,奉二親,行年七十還穿五綵斑斕衣以娛親。
(11)柳侯:指唐代的柳宗元。
(12)陶令:指晉代的陶淵明。 知幾:是預知事之幾微。指陶淵明及早辭官歸田。
(13)絶塞:指極遠的邊疆。
(14)湖田:有湖蓄水,灌溉便利的田。 秫:粘高粱。
朱應登
朱應登(公元一四七七——一五二六年),字升之,號凌溪,明代寳應(今江蘇寳應縣)人。弘治進士,官至云南參政。詩宗盛唐,與李夢陽、何景明等稱十才子,又爲弘治七子之一。有《凌溪集》。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寶應
上一篇:張居正《送黎封部參藩廣右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何喬遠《陽朔舟中懷張質卿太僕,兼以所見述之短章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