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臧魯山廉訪
肅政光華遠(2),清臺啓擬公(3)。
節移梅嶺北(4),軺發桂江東(5)。
楮帳篩寒月(6),椰杯鼓朔風(7)。
瘦童空挾杖,貧馬不裝狨(8)。
徼俗三年問(9),威名百郡雄(10)。
星芒誰鎬洛(11),雪色照賓融(12)。
敷教有虞廟,講經夫子宮(13)。
端嚴鉏獷戾(14),易直牖倥侗(15)。
吏猾加笞竹,官貪解印銅(16)。
冤銷千褐父,恩浹萬黃童(17)。
花縵戲春暖,瓠笙吹歲豐(18)。
仁蘋苞嫩緑,古辣釀輕紅(19)。
象跡煙中堞,鯨波雨外篷(20)。
夷珠人有斛,粵布我無筒。
剖決心如水,驅馳鬢已蓬(21)。
六條方奏最,四牡欲歌功(22)。
爲有澄清志,遲輸獻納忠(23)。
織云添衣繡,鞭霆亦乘驄(24)。
楚尾吳頭會(25),三湘七澤通(26)。
天文恢翼軫(27),地蓋接潭洪(28)。
牙纛聯分政(29),旌旗列總戎(30)。
騖爭肥似雁,羆搏猛于熊。
懷璧枉無罪(31),見金忘有躬。
化源安溷溷(32),獄市積忽忽(33)。
大器能繩物,先聲已擊蒙(34)。
道傍豺果避,窟底兔幾空(35)。
勿珥終兇筆(36),毋關報怨弓。
左饘并右粥(37),后稑更先穜(38)。
採菊賦歸老,愛蓮無極翁(39)。
理明輕勢利,語妙入盲聲。
文祖歐陽古,詩宗魯直工(40)。
挽回鉛槧習(41),超出簿書叢(42)。
顧盼山須動(43),揄揚石可礱(44)。
羽儀傾振鷺(45),啄菢遍哀鴻(46)。
念昔初騰踏(47),時方息戰攻。
考工崖黯黯(48),試壘海昽昽(49)。
赤芾彼三百(50),素絲茲五總(51)。
穩行卑劍閣(52),善納小云夢(53)。
甲子從頭數,冠紳進秩穹(54)。
階蘭香浣露,田玉氣噓虹(55)。
世或探斯鷇(56),吾寧牿爾犝(57)。
察魚應小慧,聽蟻豈真聰。
靜躁聆徽外,剛柔省彀中(58)。
江湖歸獨步,宇宙涉丹衷(59)。
德驥曾思附,仙舟偶未同(60)。
耐寒衣故白,好古佩仍蔥。
夢枕頻鮮荔(61),羇帆幾落楓(62)。
泥涂龜各曳(63),霄漢鳳稀沖。
厲操期霜柏(64),吞聲等爨桐(65)。
漸忘身顯晦,得究學初終。
韓子哦雙鳥,莊生感二蟲(66)。
樂莘唏衎衎(67),憂杞笑忡忡(68)。
選舉繄唐盛(69),方聞及漢崇(70)。
貢琛凌渤澥(71),懷組際穹窿(72)。
穀欠防饑歛(73),鹽因析利籠(74)。
駭民牛觳觫(75),虛士鶴氋氃(76)。
黼黻需耆俊(77),饔飱給老癃(78)。
會看楊綰貴(79),不計孟郊窮(80)。
溫井覘陽長(81),明奎卜道隆(82)。
斵辭規愛助(83),華髮尚狂侗(84)。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臧魯山:名夢解,元代慶元人。宋末進士。至元三十年廣西廉訪副使。《粵西文載》有傳。
(2)肅政:元代有肅政廉訪使,與按察使職掌略同。 光華遠:言其官聲政續顯著。
(3)“清臺”句:言廉訪所得,奏稟公正,忠于職守。
(4)“節移”句:言廉訪巡視至梅嶺以北。
(5)軺:古代一種小馬車。言其從桂江以東車行。
(6)“楮帳”句:謂楮木皮(可製紙)帳,漏進月光。
(7)“椰杯”句:謂用椰殼所製酒杯,飲酒以御北風。
(8)狨:獸名,其毛柔長可作鞍韉。
(9)徼:邊界。
(10)“威名”句:言廉訪之聲威遠播。
(11)“星芒”句:鎬京洛陽,均古之京城。此句言星光之下想望京都。
(12)“雪色”句:賓陽、融縣,均廉訪所經地。
(13)“敷教”二句:言廉訪在舜廟和孔廟講經論道,化民成俗。
(14)“端嚴”句:公正嚴明,鋤去兇暴不法之徒。 鉏:鋤的異體字。獷:兇悍蠻橫。 戾:暴戾。
(15)“易直”句:謂平易正直啓迪蒙昧無知。 倥侗:蒙昧無知。
(16)“吏猾”二句:言屬吏狡猾則加以笞責,貪臟枉法者即解印罷官。
(17)“冤銷”二句:爲貧苦者普雪冤屈,使幼弱者均沾恩澤。 褐父:寒賤之人。
(18)“花縵”二句:言邊民載歌載舞慶賀佳節豐年。 花鰻:織花錦帛。瓠笙:蘆笙,苗瑤樂器。
(19)“仁蘋”二句:言邊地飲食之物。 蘋:植物名。
(20)“象跡”二句:言雨霧中情景。 堞:城上矮墻。 鯨波:巨浪。篷:船篷。
(21)“夷珠”以下四句:言其公正廉明,心如止水,爲王事驅馳,不辭勞累。
(22)“六條”句:言廉訪忠于職事終將獲獎,得考績之最。六條:漢法刺史以六條察二千石;晉令諸郡中正,以六條舉淹滯。 四牡:《詩·小雅》篇名,所以勞使臣也。一爲勞其歸來,一爲遣其出使。
(23)獻納:獻忠納誠。
(24)“鞭霆”句:馬行如迅雷之疾。 聰:馬。
(25)楚尾吳頭:今江西省北部,春秋時爲吳、楚兩國接界的地方。
(26)三湘七澤:湖南湘水合灕湘、瀟湘、蒸湘謂之三湘。《司馬相如賦》:“臣聞楚有七澤。”
(27)冀軫:星座名。
(28)潭洪:路府名。當今長沙、株州、湘潭、益陽、瀏陽、湘鄉、醴陵等地。以上四句,言其廉訪所經地。
(29)牙纛:牙旗,軍前大旗。
(30)總戎:主將。
(31)懷璧:《左傳》:“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32)溷溷:亂。
(33)獄市:獄謂訴訟,市謂交易買賣。《漠書·曹參傳》:“參去,屬其后相曰:‘以齊獄市爲寄,慎勿擾也。’”《注》:夫獄市者,兼受善惡,若窮極姦人,姦人無所容竄,久且爲亂。
(34)“大器”二句:才大可以服衆,聲威已令愚昧者傾服。
(35)“道傍”二句:意爲狡詐兇殘之輩盡除,地方安寧。
(36)珥筆:古史官常插筆于冠側,以備記事。
(37)饘:厚粥。
(38)稑(lù 陸):亦作穋。后種先熟之穀類。 穜(tóng 童):先種后熟之穀類。
(39)“採菊”二句:以陶淵明、周敦頤比擬其風骨爲人。
(40)“文祖”二句:言其爲文效法歐陽修,作詩效法黃庭堅。
(41)鉛槧習:從事著述。
(42)薄書叢:官衙中文書之纏擾。
(43)顧盼:回視,眷念。
(44)揄揚:宣揚、獎掖。 礱:磨礪。
(45)羽儀:賢者進用,爲世表率。 振鷺:《詩·周頌》篇名。《詩》:“振鷺于飛。”
(46)啄菢:韓愈《薦士》詩:“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言君子愛人,猶鳥之伏卵,恩澤遍及哀鴻。
(47)騰踏:發跡、高升。
(48)黯黯:昏黑。
(49)昽昽:矇昽不明。
(50)赤芾:韍,古祭服所以蔽膝者。《詩》:“三百赤芾。”
(51)“素絲”句:素絲良馬。《詩》:“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禮賢下士之詞也。
(52)“穩行”句:安定自如,不畏劍閣之高阻。
(53)“善納”句:虛心納言,胸懷比云夢澤寬廣。
(54)“甲子”二句:言其高壽進爵。
(55)“階蘭”二句:言其性高雅。
(56)鷇(kòu 寇):小鳥須母哺食者。
(57)牿:縛在牛角上使牛不能觸人的橫木。 《易》:“童牛之牿”。
(58)“靜躁”二句:言其動靜得宜,剛柔適度。
(59)“江湖”二句:言其受世人推重,深爲人知。
(60)“德驥”二句:言對其傾慕已久。
(61)“夢枕”句:幾番夢想鮮荔。
(62)“羇(jī 基)帆”句:言客舟幾度經秋。 羈,寄居作客。
(63)“泥涂”句:《莊子》:“曳尾涂中。”意謂與其顯身揚名,不如全身遠害,象龜一樣拖尾在泥潭中爬行。
(64)“厲操”句:砥礪操守,盼如經霜不凋之松柏。
(65)爨桐:《后漢書》:“吳人有燒桐以爨者,蔡邕聞火烈之音,知其爲良材,因裁爲琴,果美音。”
(66)“韓子”二句:韓愈有《感二鳥賦》,莊子有“蟪蛄不知春秋”、“秋蟲難語夏冰”句。均爲有感而作。
(67)莘:細辛。 晞:日光始升。 衎衎(kǎn 砍):樂貌。
(68)憂杞:杞人憂天。 忡忡:憂愁貌。
(69)繄(yī 衣):猶“惟”、“是”。
(70)方聞:猶博聞。 《漢書·武帝紀》:“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
(71)貢琛:獻寳物。 渤澥:渤海。
(72)穹窿:天。
(73)饑歛:饑餓不足。
(74)籠:收羅。
(75)觳觫(hǔ sù 胡速):恐懼發抖。
(76)虛士:士之盜虛聲以成名者。 氋氃:羽毛松散貌。
(77)黼黻(gǔ gú 府伏):古代禮服上所繡之花紋。 耆俊:老成英俊者。
(78)饔飱(yōng sūn 邕孫):早飯、晚飯。 癃:衰弱多病者。
(79)楊綰:唐代華陰人。官至同中書省門下事,位同首輔。卒謚文簡。
(80)孟郊:唐代詩人,一生窮愁潦倒。
(81)“溫井”句:井中水溫可知日光照時之長。
(82)“明奎”句:奎星明亮可卜知道之興隆。
(83)斵辭:修辭賦詩以勗勉所敬愛者。
(84)華髮:花白頭髮。
王士熙
王士熙(生卒年不詳),字繼學,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博學工文,盛名日大。官浙東廉使,入中書省。與虞集、袁桷時相唱和。泰定四年(公元一三二七)參知政事。因事被貶。天曆二年(公元一三二九)赦歸田里。亦善畫山水。有《王魯公詩鈔》。
朝代:元代
籍貫:山東東平
上一篇:區大相《贈莊得全太史使西粵》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劉克莊《辰山》寫景抒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