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有三日發梧州之潯,與二三同事小酌書感
遐荒歲云徂(2),行役猶未休(3)。
晨起戒舟子(4),理櫂泝急流(5)。
笳鼓聲初喧,舳鱸蔽江浮(6)。
亂石白齒齒(7),激湍清瀏瀏(8)。
長風飽蒲帆(9),薄暮方始收(10)。
嗟我本駑鈍(11),辭親恒遠游。
烏鳥亦有情,豈不懷故丘。
時事方孔棘(12),恩遇亦未酬。
眷茲弗荒寧(13),奔走不自由。
所幸二三友,同朝舊朋游。
且輿倒一尊(14),解我百責憂。
重裀坐廣堂(15),高爵等列侯。
丈夫茍有志,視此同一漚(16)。
所貴慎明德,建功踵前修(17)。
舉杯望青天,思飲月氏頭(18)。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題行臺喜雨堂
(1)?。杭礉≈莞?,故治在今廣西桂平縣。
(2)遐荒:邊遠地區。歲云徂:一年快要到頭。
(3)行役:指因公務而在外跋涉奔波。
(4)舟子:船夫。
(5)櫂(zhào趙):槳。泝:逆流而上。
(6)舳鱸(zhú lú逐盧):船尾和船頭。泛指船只。
(7)齒齒:排列如齒狀。
(8)瀏瀏:水流清亮貌。
(9)蒲帆:用蒲葵葉製成的船帆。
(10)薄暮:傍晚。
(11)駑鈍:低能,愚鈍。
(12)孔:甚、很。棘:急。
(13)荒寧:荒廢事務而圖求安逸。
(14)尊:酒器。
(15)重裀:猶言“重席”。古時坐席,以多寡分尊卑,天子五重,諸侯三重,大夫兩重。裀,坐墊。
(16)漚:水中氣泡。
(17)前修:前代賢良。
(18)飲月氏(zhi支):典出《漢書·匈奴傳》,漢文帝時,匈奴老上單于破月氏,以月殆王的頭顱爲飲器。韓雍借用此典,是表示要擊敗大藤峽農民起義軍。
韓雍
韓雍(公元一四二二——一四七八),字永熙,明代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英宗正統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天順中歷兵部右侍郎。時廣西瑤壯人民據大藤峽(在今桂平縣城西北約六十里)起義,憲宗成化元年至三年(公元一四六五——一四六七),雍以左僉都御史統兵十六萬進圍,殺掠義民數萬,并斷峽之大藤。后曾提督兩廣軍務。官終右都御史,致仕卒。武宗時追謚襄毅。有《襄毅文集》。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吳縣
上一篇:顧璘《初至全州》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南獠詩》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