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僮俗六首
其一
動講襄公九世讎(1),通情洗面只償牛(2)。
親鄰相助歌迎鬼(3),男女分行戲打毬(4)。
赴敵護(hù)頭裝鳳翅(5),占疑隨手?jǐn)S雞頭(6)。
幾回緝事軍先覺(7),木刻傳村有別謀(8)。
其二
飲食行藏總異人(9),衣襟刺繡作文身(10)。
鼠毛火凈連皮炙(11),牛骨糟酣似酒醇(12)。
小語相侵隨致怨,清歡互答自成親(13)。
趁墟亦有能裝束,數(shù)朵銀花綴綱巾。
其三
山深路遠(yuǎn)不通鹽,蕉葉燒灰把菜腌。
女髻風(fēng)環(huán)純黑綰(14),男頭雨笠盡紅尖。
租田亦與人分□(禾+郎)(15),
摘穟或?qū)⑹之?dāng)鐮(16)。
間有十冬□(馬+匡)賦役(17),
欲詢無計召交譚(18)。(柳人名排年里長爲(wèi)十冬。)
其四
村村竹木占山鄉(xiāng),屢殺人民似犬羊。
冬盡水乾兼送哨(19),春來箐密喜裝搪(20)。
能通官語惟村老(21),慣結(jié)同年是熟商(22)。
夫子居夷心一片(23),清燈閑坐細(xì)思量。
其五
除夜雙盤貯鷓鴣,清晨蟻集看何如?(24)
斫牛伏地心先動,牽犬登山樂事多。
毒藥煎成封弩箭(26),純鋼煉就作干戈。
殺人每講陪頭物,有數(shù)從來實不孚(27)。
(如講十牛,凡羊冢俱當(dāng)牛。)
其六
姓同處處是華宗(28),朝甫先加老喚公(29)。
三界有靈焉助虐(30),諸馮非祀肯相容(31)。
只將劫奪爲(wèi)生理,亦以均分示至公。
誰把峰巒齊一刬,平疇萬里盡歸農(nóng)。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guān)作品:詠佛?;?/p>
(1)“動講”句:稍有嫌怨,即結(jié)累世深仇。
(2)以陪禮爲(wèi)洗面。 償牛:以牛賠償。
(3)“親鄰”句:冬月歌舞迎鬼賽神,殺牛豕數(shù)十,親鄰各攜牲口來助。迎鬼賽神時,親友即送牲畜宰殺,并且歌且舞以祭鬼神。
(4)分行:列隊。 打毬:疑即僮族拋綉毬之戲。
(5)赴敵:出發(fā)與敵人應(yīng)戰(zhàn)。 鳳翅:本屬婦人所戴鳳翅冠。這裏指男人應(yīng)戰(zhàn)時也戴上鳳翅冠以保護(hù)頭部。
(6)占疑:占卜吉兇。
(7)緝事:緝捕人犯盜賊。
(8)木刻:于木牌刻上符號或文字。當(dāng)官兵來捉人時即將木牌互相傳遞,以作報警,使躲避或抵抗。
(9)行藏:出入行動。
(10)文身:晝刺花紋圖案于身上。
(11)“鼠毛”句:將老鼠連皮用火燒熟來吃。
(12)醇:酒味濃厚。
(13)謂唱歌爲(wèi)唱?dú)g。
(14)風(fēng)環(huán):形如笠帽,平項,四周圍以高四五寸下垂布幔,用以蔽風(fēng)兩太陽。
(15)□(禾+郎)(láng郎):分禾,民夷皆云分禾爲(wèi)分□(禾+郎)。。係地方削剝的一種形式,即把收割下的稻穗,地主佃農(nóng)各佔(zhàn)一半。
(16)摘穟:用手把稻穗摘斷,不用鐮刀來刈割。穟,與“穗”同。
(17)□(馬+匡)(kuāng匡):欺騙,詐騙之意。 十冬:大概是方言,據(jù)作者原注,柳州一帶把里長之類的小胥吏稱爲(wèi)十冬。
(18)譚:同談。
(19)送哨。放哨。
(20)筲(jing精):山間的竹林。 裝搪(táng唐):意指裝獵鳥獸的東西。
(21)官語,指漢語。 村老:邨中有地位的長者。
(22)同年:結(jié)拜兄弟。稱相交者爲(wèi)同年。 熟商:來往親密的商人。
(23)夫子:作者自謂。 居夷:處在少數(shù)民族之中。 心一片:謂一片城心對待少數(shù)民族。
(24)除夜置油炙鷓鴣二盤于地,早看,集黃蟻多則軍強(qiáng),黑蟻多則僮強(qiáng)。
(25)欲行劫,以利刃斫牛,跳躍則止。
(26)封:涂抹。 弩:用機(jī)械發(fā)射之弓。
(27)實不孚:實際的東西不相符。孚,信用。
(28)稱同姓者是華宗。
(29)初名朝某,長名甫某,老名公某。
(30)三界:指天上、人間、冥間。 助虐:幫助壞人作惡。
(31)諸馮:古地名,相傳爲(wèi)舜生處。這裏用來代指舜。
桑悅
桑悅(公元一四四七——一五○三),字民懌,明代常熟(今江蘇常熟縣)人。爲(wèi)人怪妄,敢爲(wèi)大言以欺人。成化舉人,正德間遷州府(治所在今廣西柳州市)通判。丁外艱歸,遂不出。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常熟
上一篇:桑悅《行縣出入賊巢感懷》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韓雍《贈趙征夷凱還京師》懷古詠史詩詞賞析